第175部分 (第1/4页)

同盟国,此时异常散发出光彩。

第四四九章:第一次联合国峰会(三)

这次在德国柏林举行的联合十七国会议,看起来好像是各国在一同解决目前各地区的棘手问题,但依然是由主导地位的国家,拥有绝对的发言权,而远东则是他们双方都要拉拢的对象。

可李宁宇似乎对这次会议,不是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不喜欢这种,把瓜分放在冠冕堂皇的会议上,似乎这样太虚伪,太猥琐了。

但这次会议的发起人,爱德华七世与威廉二世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所以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着远东的事情。

目前巴尔干地区的第二战争,已经到了各方都不想再打下去的地步,巴尔干地区同盟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现在又转变成了一次瓜分巴尔干的战争,第一次停战是奥斯曼帝国请求欧洲列强出面调停,而这一次却是欧洲列强斡旋下,奥斯曼帝国与四个交战国在开始新一轮议和谈判。

其实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战胜国就对于如何分配从奥斯曼帝国得到的土地出现了一些争执,当中以保加利亚最为不满,德国和奥匈帝国也利用巴尔干同盟内部矛盾,对瓜分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不均所产生的矛盾,极力煽动保加利亚反对其他盟国。

所以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主要还是威廉二世在后面撺掇的,可是随着保加利亚军队屡攻受挫全线败退以后,最后只能被迫求和。

按照第一巴尔干停战协议,原本奥斯曼帝国欧陆属地,除阿尔巴尼亚和克里特岛以外,全部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四个国家,同时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必须受到沙俄、英国、德国、奥匈、意大利、法国的共同监督,爱琴海的诸岛则由德国、奥匈、英国、沙俄四国处理瓜分。

这次会议一开始,塞尔维亚、希腊、保加利亚就提出三方将马其顿地区瓜分,塞尔维亚主要想得到华达马其顿,其土地范围会使得增加一百多万人口,希腊主要想获取爱琴海马其顿地区,范围包括塞萨洛尼基及马其顿南部,以及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这样他们的总人口就会从二百多万增至四百多万。

而战败国保加利亚只能拿到皮林马其顿,人口会多十余万,这次保加利亚在战争中,彻底失去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原本所得大部份土地,以及部分自己原有的土地,色雷斯的大部分割让给希腊,南多布罗加割让给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也分得少量领土,罗马尼亚则得到了北多布罗加,得以接近黑海。

如果一旦根据这样的各方条款,签订和约的话,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形势就出现了巨大改变。

保加利亚在此条约签订以后,必然实力大大受到削弱,也正是因为处于对这个条约的十分痛恨,所以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最后会加入同盟国一方,至于塞尔维亚因为得到大量土地、人口,最后导致实力大为增强。

然而,奥匈帝国是素来不愿意见到塞尔维亚的强大,所以在与德国联手后,对这项条约的内容,提出了不同意见。

而英国与法国,非常乐意看到这样的局面,随着络绎不绝的争吵之声传来,李宁宇不由皱起了剑眉。

巴尔干地区的事物,李宁宇和他所领导的远东集团,不想去参与,因为那里就是一滩浑水,谁去搅和都会惹到一身腥。

最后也正是因为这次条款,影响到了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脚步,从此大大加深了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而沙俄帝国也用此为借口,插手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的事务,最后导致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冲突加深、加大,也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李宁宇良心的角度来看,他不想让其出现,但历史的车轮,不是李宁宇一个人就能改变的,所以从远东集团未来的战略上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是有利于世界各大势力的重新洗牌。

对此,李宁宇心中十分期待,不过按照目前的速度进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提前爆发,对远东没有半点好处,在加上,一旁的威廉二世正在给他使眼色,李宁宇只好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表自己的态度。

“各位代表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坐在这里,与各国代表一起商议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可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我还是有两句题外话要说,中国有句古话,以和为贵,所以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所以我们今天才会坐在这里,共同去协商一些棘手问题!”

“大家都知道,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不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