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部分 (第1/4页)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光是哈萨克汗国,总兵力就达到十五万之众,只不过是因为哈萨克地域广阔,这十几万大军分布在各地领主手上,咱们推进得过快,杨吉儿没来得及全部征调过来而已。”

这倒让大家有些犯难了,正面突击吧,敌人可能布有陷阱。但这样耗下去显然对自己也是越来越不利。

苏谨拿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几里外的敌军阵地,然后拿来地图仔细审视,又找来军中的向导询问,确定由此往南二十里,经红桥、科尔,还有一条路通往突厥斯坦城后,他淡定地说道:“这里是敌人选择定的战场,不管没有没陷阱,但可以确实,一定是对敌人有利的。咱们为什么非要在这里与敌人决战呢。”

另一个参谋王喻立即说道:“大将军的意思是,咱们抛开杨吉儿不管,绕道奔袭突厥斯坦城?”

李晟有些担心道:“大将军,这不妥吧,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咱们抛开杨吉儿不管,去攻打突劂斯坦,万一杨吉儿不上当,咱们就算打下突厥斯坦,让杨吉儿率着主力跑了,那也是没有多少意义啊。”

苏谨坚定地说道:“那就只有赌一赌了,突厥斯坦毕竟是哈萨克都城,非比等级闲,我相信不到万不得已,杨吉儿不会轻言放弃的,只要他还想保突厥斯坦,就必然会被咱们牵着鼻子走。”

“我赞同大将军之策。”

“也我赞同。”

多数将领支持苏谨提出的策略,他们为了保持速度,通常身边带着粮草很少,最多够两到三天食用,因此只能不停地奔袭,以战养战,一但被拖住,粮草很快就会告急,这也是众将支持苏谨的原因所在。

前进,不断地进前,不断地从敌**民手下奔取补给,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于是乎,布置好了一切,正焦急地等着秦军来攻的杨吉儿,突然接到哨探禀报:“秦军绕道向南去了。”

“什么?这这这”

“大汗,不好,秦军这是要绕道红桥,去攻打咱们的都城”

********************

PS:第二更奉上,各位亲手上还有月票的,请多多支持,晚上还会照常道上一更!(未完待续……)

第938章 仓促应战

***

秦牧在南京想着怎么给日本人挖坑,以便从货币上、从粮食上彻底地控制日本。

他的心腹受将苏谨在迢迢万里的中亚,想的是出其不意,攻敌之必救。

对于杨吉儿以身为饵,在双峰山下设的陷阱,苏谨只是稍稍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立即绕道向突厥斯坦城杀去。

从双峰山到突厥斯坦城大概是一百五十里远,向南绕道红桥,也不过增加五十里左右,两百里,这对一人三骑的秦军来说,只要一天时间,就足以杀到城下。

秦军滚滚南去,掀起漫天黄尘,遮天蔽日。

望见此景,哈萨克大汗杨吉儿心急如焚,突厥斯坦城只剩下五千守军,如果秦军的火器真如木易如风说的那么利害,五千守军恐怕坚守不了多久。

杨吉儿万没想到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秦军竟没把他放在眼里,弃之不顾,这让他十分羞怒。

如今情况紧急,他也顾不得许多了,立即派部将阿流尔克带五千轻骑急追秦军而去。

他自己则带着五万余大军,原路紧急回援突厥斯坦。

大地被无数的马蹄激烈地敲击着,瑟瑟发抖,所过之处,百兽惊逃,众鸟纷飞,漫天黄尘排云而上,仿佛整个中亚都笼罩在了滚滚烟尘之中了。

敌我双方就象是在赛跑,线路不同,目标一致。

在近程冲刺方面,杨吉儿的阿拉伯战马占据优势;但若论耐力,苏谨他们的蒙古马却强上不少。加上他们是一人三骑,可以轮流换乘,因此虽然路程上多上50里,眼看到达突厥斯坦城的时间却相差不多。

阿流尔克追负责追敌,杨吉儿给了他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拖住秦军。没奔何,他只能拼命咬上去。

这个时候,苏谨哪里还会和他纠缠不清,留下一千人马给游击吴天阻敌,自己带着主力继续向突厥斯坦狂奔。

离突厥斯坦城还有几十里时,锡尔河岸边开始出现大片的农田,以及星罗棋布的村庄。自从大军进入中亚地区以来,几乎看不到农耕地区,全是山川草场,和游牧的部族。

之前只有在碎叶川河谷看到一些农耕的百姓。但远没有突厥斯坦城这么密集。纯粹从军事角度来看,处于平原之上的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