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部分 (第1/4页)

其实这也不是机关,只是因为地宫排水系统经过百年时间已经老化,内部出现大量积水而已。

趟过这些积水,他们终于进入了乾隆和慈禧的主墓室。

一进墓室,这些刚还被吓得像鹌鹑一样的官兵顿时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而不管是慈禧墓,还是乾隆墓。此时都在韩孔雀手中那座小小的石椁当中。

而这座石椁,却是庙道会的圣物,就是有了这件宝贝,孙殿英才会在别人不知不觉间,藏起来了大部分宝物。

现在,复制在石椁当中的慈溪宝床。还是让韩孔雀震撼。

慈禧的主墓室是一个完全由汉白玉石铺砌的石室,这件石室此时正坐落在韩孔雀手中石椁的一角。

整个用汉白玉石砌成的石室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了,而在石室正中,是一座汉白玉石台,也就是“宝床”。

在石台上面,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椁,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宫。

两侧的两座石墩上,则放着记录慈禧谥号的香宝、香册,整个墓室到处都成列着宝物。

这么多宝物出现在这里。就连韩孔雀看的都惊心动魄,就不要说当年的孙殿英和他手下的士兵了。

而孙殿英的记录,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皇陵中数不清的珍宝,把他们惊得目瞪口呆。

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上亿两白银。

宝物到底多到什么地步。普通人也不过是捕风捉影,略窥一角罢了。

而此时在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镶有大小珍珠12604粒、宝石85块、白玉203块。

锦褥之上铺着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丝褥上铺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身上的是一条织金陀罗尼经被,被子用明黄缎捻金织成,织有陀罗尼经文2。5万字。

经被上还缀有820粒珍珠。这条经被经被在传说当中是被毁了,说是当时有人拆下来了上面的珍珠,而把经被随意丢弃了。

但现在这条经被,却好好的保存在这里。

其实想想也很正常,不说别人。只是韩孔雀,当他看到这条经被之后,怎么也不能相信有人会轻易把它拆毁丢弃。

这条经被怎么看都是一件宝贝,就算是当时大字不识一个的乱兵,也不会看不出来,所以说这条经被被孙殿英手下的士兵毁了,那根本是无稽之谈。

而当年之所以有这种传说,肯定是孙殿英弄出来的烟雾弹,而这件宝贝,却被他好好的收藏在了这里。

在这条经被之上,还覆有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也是无价之宝,这些东西,全都好好的存放在韩孔雀手中的石椁当中。

除了这些比较显眼,其他最显眼的还有慈溪入殓时头戴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冠上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当时就值白银1000多万两,凤冠价值则可想而知。

慈溪的脖颈上有朝珠3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为红宝石的;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

在其身旁,还陪葬着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宝玉石、珊瑚等,而就在这些东西的边上,却算是珍珠和宝石。

据说,当宝物殓葬完毕后,送葬的人发现棺内还有孔隙,就又倒进了4升珍珠和2200块红、蓝、祖母绿宝石,看来这些传说也是真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佛爷是真的是极尽奢侈之能事,要知道在当时,光这些“填空”的珠宝,就价值223万两白银。

如果单纯的说二百多万两白银,我们还不一定有明确的认识,如果说这些白银,差不多要买下定远、镇远二铁甲舰;你就知道,慈溪的这些陪葬品有多么奢侈了。

定远、镇远二铁甲舰;每艘价格平均也不过是170万两白银,当时定远的价格是140万两;镇远142万两;加上保险、回国雇佣的水手等等杂费是56万两;大概总开销340万,平均价格才是一百七十万两白银,实际上舰体本身才280万。

所以说,清朝不灭亡是真的没有天理,单只慈溪一个棺材里的东西,就足够大清国武装其好几支舰队。

这么多宝物出现在这里,必然还有一部分被孙殿英送人,从这里也可想而知,当年慈溪的陪葬品肯定更多。

而韩孔雀最关心的就是这具尸体到底是不是慈溪的,要知道传说当中,慈溪的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