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部分 (第1/4页)

两龙之间有一圆形火珠,周围喷射出火焰。

此冠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此翼善冠分为“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个部分,全系金制。其前屋部分,以518根0。2毫米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花纹。

由于当时的工匠技艺纯熟,所编花纹不仅空档均匀、疏密一致,而且无接头、无断丝,看不到来龙去脉,有如翼翼罗纱轻盈透明。

后山与折角也全用用金丝编成,编织形式同前屋。

后山部分组装有二龙戏珠图案的金饰件,其中二龙的头、爪、背鳍和二龙之间的火珠;全部采用阳錾工艺进行雕刻;呈半浮雕效果。(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南红

金丝翼善冠上面的龙身、龙腿等部位,则采用传统的掐丝、垒丝、码丝工艺进行制作;每个鳞片均以金丝搓拧成的花丝制成,然后码焊成形。

由于工匠焊接时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如此复杂的图案装饰;却不露丝毫焊口痕迹。

这样绝妙的技艺的确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而同它相媲美的,也只有戴在建文帝头上的乌纱翼善冠了。

此冠出土时戴在建文帝的头部,用细竹丝编成六角形绸络状纹作胎,髹黑漆,内衬红素绢,再以双层黑纱敷面。

冠后山前嵌二龙戏珠,冠后插圆翅形金折角两个,折角下有金质扁筒形插座,上面有浮雕升龙。

此冠虽以细竹丝编制而成黑漆,但龙身为金丝累制,且嵌猫眼石、黄宝石各二块,红、蓝宝石各五块,绿宝石二块、珍珠五颗,龙首还托“万”、“寿”二字,堪称精美华贵。

而另外一顶同样精美的冠,则是马皇后戴着的凤冠了,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这里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

四顶凤冠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装饰的龙凤数量不同。

它们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并饰有大量的珍珠宝石。

由于龙凤珠花及博鬓均左右对称而设,而龙凤又姿态生动,珠宝金翠色泽艳丽,光彩照人。使得凤冠给人端庄而不板滞,绚丽而又和谐的艺术感受,皇后母仪天下的高贵身份因此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这座陵墓之中出土的酒器,皆为纯金,出了酒器,这里还有金锭。你们看,这些出土的金锭,基本是两头翘,中间凹,似船形。

出土金锭有大小之分,大的重十两(实称370。5~380。5克);小的重二两、三两(实称71~111。5克)。成色有标明足色金者和九成色者两种。”

一名美丽的导游小姐,指着一些金器,正在对博物馆中的游客进行介绍。

站在导游小姐身边的是三个美女,一个一身红色长裙。不过满脸英气,看着就好像是一枚铿锵玫瑰。

站在她身边的是一个穿着黄色及膝短裙的美女,美女身材高挑,虽然笑容满脸,但怎看都是一身高贵,她跟旁边的红裙美人又是完全的不同风格,如果非要形容的话,她就好像是一朵富贵牡丹。

站在这朵富贵牡丹身边的也是一个美人。身材同样高挑丰满,不过她确实一身素雅的白裙。白色长裙直至脚裸,这样的打扮,本来可以成为素雅百合,不过,这个美女的风情实在是太盛,所以她看起来就像是一朵引魂之花。妖艳、妩媚、诱惑。

“韩孔雀就是厉害,发掘了一座大墓,就能够找到这么多东西。”秦明月虽然语气淡然,但她就是有种无意之中的风情万种。

“这是银锭吧?这么丑。”周美人虽然看着美艳高贵,但说话却有点呆萌。

“氧化了嘛!这样才正常。”柳絮则十分直接。充分表现了她的爽朗性格。

“这出土的银锭都这样,像这个,银锭分伍拾两(实测1840克~1878克)、叁拾两(实测1093。5克~1145克)、贰拾两(实测725克~745。5克)、拾两(实测363。5克~373。5克)四种。

全部为束腰形,五十两者正面下凹,周边有凸棱,背面凸鼓;三十两、二十两、十两者正面中心部分稍凹,两端呈弧形凸起,背面稍鼓。”这个时候,导游小姐见缝插针的道。

“这些东西看多了也没意思。”周美人道。

“我到是比较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