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 (第1/4页)

柳敬亭笑道:“借物抒情骂人,真是青出于蓝。”

刘易丝得意地笑笑,道:“大不了你也写一本。”

“我倒是知道一个故事,名字叫做《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有时间可以写出来送给我们班所有的女生。”

刘易丝笑道:“这书名也太,狗血了吧?”

“可是却很吸引人,”柳敬亭煞有其事说道,“这是为师要教你的另外一种技能,取书名,一个好书名有时能决定一本书的成败,比如你那本《昨天的昨天的昨天》就很吸引人,大有可为,如果真的换成《大前天》,必然垮棚扑街。”

……

柳、刘二人载誉归校,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对二人进行点名表扬,柳敬亭的学霸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晚上寝室卧谈会上,于小树饱含敬仰地说道:“我亭哥进万象学园让我想到一个笑话,说两个大学生聊天,甲问乙是哪个学校,乙说理工大的,甲一听顿时优越感爆棚,自我介绍是清华学生,然后开始谆谆教诲乙,说什么清华也不是特别难考,只要你努力学习,坚持不懈,上课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谁都有机会,然后他问乙是哈工大还是燕京理工,乙说,他是麻省理工大。”

这个学神虐学霸的故事已经成为学渣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笑话,不料于小树说出来之后,竟然是孙信阳率先笑出声。

正在想着事情的柳敬亭笑着问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以后别人问你哪个学校的,你就可以说自己是文艺学院的,然后别人再问哪个文艺学院,你就说是万象文艺学院,不是很酷吗?”

柳敬亭不赞同地笑了笑。赵侃突然闷声闷气地说:“马上就要高三了,学习压力肯定越来越大,到时每天看到敬亭优哉游哉地上课下课,我真怕我会忍不住打他一顿。”

柳敬亭道:“我哪里能优哉游哉,事情只会更多,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们说个感悟,因为我不需要参加高考,对考试也没有畏惧心态,可是现在学习效率却高了很多。”

“这就是是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差距,”孙信阳接道。“没有考试压力,也就没有排斥心理,接受起来反而会有效率的多,敬亭这个感悟对我们所有学生都有启示。”

和往常一样,卧谈有始无终地结束。大家实在抵抗不住困意的袭击,嘴里还在念念有词。人已经进入睡眠状态。

柳敬亭没有睡。接着刚才的思路,继续思考近前的几个问题:

一,《还珠格格》的续集问题,虽然宫承恩和李坦都没有直接催促自己,但是从他们的言语间能明显地感觉到对他们对第二部的期待,而且这个时候。《还珠格格》已经杀出国内进入亚洲,银行卡上突然多出来的钱直接证明了这部剧的后劲和潜力。

另外一方面,第一部的几个主演,先后给自己打了电话。表达了参演第二部的强烈愿望。

二,《小王子》的问题,这个故事篇幅倒不长,故事也都很简单,正常速度下,一天就可以完成,可是有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而且故事里明确提到作者是飞行员的身份。

【一直到六年前在撒哈拉沙漠上发生了那次故障。我的发动机里有个东西损坏了……】

柳敬亭现在要做的就是,既保持这个故事的完整性,又让一切变得顺其自然。

第一个方案是,在故事的开头补一句“我是一个飞行员”,然后开始讲故事,不过,代入进去之后,柳敬亭还是觉得有些突兀和刻意;

第二个方案是,在开头补一句“有个叫圣埃克苏佩里的飞行员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这个开头好一点,是很多大作家喜欢用的一招“假他人云”,但还是不够自然;

于是柳敬亭想到第三个方案,一个本该很容易想到的方案:“有一天,舒克的飞机降落在一座森林里,遇到一个同行……”

这就是传说中的“从前有座森林,森林里有座木屋,木屋里有个老飞行员,老飞行员正在给小飞行员讲故事……”经典模式。

如此一来,一切都能顺理成章,舒克飞行员的经典形象早已为大众所接受,由他引出这个故事,再合适不过,既秉承童话故事一贯的天马行空,将违和感降至忽略不计,又能依靠先入为主的优势,让读者轻易接受本书的叙述者也是飞行员的设定。

三,自己做杂志的问题,虽然陆艺筹有“知无不言”的承诺,但是自己又以什么样的立场总是去打扰老东家呢?伊水安和韩朔倒是取经的好对象,启动资金也完全没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