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兰妃却道:“昨儿个小六到臣妾面前诉苦来着。”

“哦?”皇后饶有兴味的问:“小小年纪就诉苦,苦从何来?”

“还不是杨家那个丫头。”兰妃连说她名字都不愿。

杨家,杨十一郎的妹妹,杨延喜?皇后似笑非笑的望着兰妃,“谁叫妹妹把小六生得这么好?怪不得杨家丫头追着闹着要嫁,就不知太后那儿要是知道此事,要怎么收场?”

翌日太后的慈和宫来了两拨客人,一拨是襄城侯世子夫人携女进宫,另一拨则是富阳侯夫人与世子夫人。

富阳侯世子夫人在太后这儿请过安,就先告退往杨妃宫里去,富阳侯夫人则对着太后哭诉孙女不孝,待见到长女及外孙女到来,富阳侯夫人泪如雨下,原本的绵绵细雨转为倾盆大雨,太后见了不喜,忍不住道:“嫂子行啦!别再哭了!既然喜儿不愿嫁,不如让惠丫头嫁吧?”

“嘎?”杨元露愣住,她毕竟不是二八荳蔻,要不是靠服药,还怀不了孩子,谁知竟然没了,那几个庸医还说她伤了身子,再不能生子,公婆知道后就旧事重提,要给儿子娶二房,否则就要从弟弟那儿过继侄儿为嗣。

杨元露一直深恨公婆不公,若真过继嗣子,丈夫若有个万一,叫她们娘两儿要仰赖侄儿嗣子过日子不成?她想把女儿嫁回娘家,可嫂嫂们不应,她知道她们是嫌弃惠儿单薄有不足之症。

却没想到峰回路转,太后竟属意惠儿嫁五皇子为妻?

ps:

鞠躬道谢聿雷童鞋的支持和粉红票~飞扑

第一百四十八章 绣庄风波 一

九九重阳节,丁老夫人让儿孙们请假三日,去登东陵最高峰华阳山,华阳山位于东陵城郊约两百里,华阳山群横卧湖州中部连接西南,山上有庙近十,道观有也七、八座,东陵城一地人家,重阳节时都喜往华阳山主峰去,其上有座佛光寺最负盛名。

佛光寺原名华阳大佛寺,这佛光寺之名,乃是因大雄宝殿供奉的大佛,经晨光照射后那金光灿灿有如佛光普照,见者无不感动膜拜,当时正巧有位阁老告老返乡途经此处,见识这般奇景后大为感叹,双手合十虔诚道:“我佛慈悲,令佛光耀人间。”

从此华阳大佛寺便更名为佛光寺。

不过虽负盛名,但这佛光普照的奇景可不是人人皆有缘目睹,首先,得先登上那如狭窄陡峻的天梯,再是山区多晨雾,朝阳未必天天造访,三为人和,与佛光寺从没打过交道,人家早课修习地怎会让陌生人擅入?

这三项条件都能逹成,方有幸得见佛光照耀下的大佛。

“这三个条件里,最难得的该算是天时了吧?其他两条说难倒不算真难。”范安阳巴着车窗朝外瞧,王进菀回家过节去了,不在,老夫人独坐一车,房嬷嬷白芍随行,二夫人带着丁筱湘一车,丁筱真和丁筱妍一车,三夫人与丁筱楼一车,范安阳乐得不用跟人挤,带着贺璋家的和墨香一车。

墨香笑嘻嘻的嗑着瓜子儿,“姑娘说的是,听守二门的婆子说,每年往佛光寺来的人不少,可真有幸看到佛光普照大佛的却是寥寥无几。”

贺璋家的正皱着眉头对帐中,范安阳看着青翠远山,一望无垠的绿意,觉得心情甚好,越往山区走。凉风习习,暑气全消。

墨香嗑完了瓜子儿,净了手,爬到贺璋家的身边,“贺嫂子这次怎么对帐对这么久?”

“这数目有点不对。”贺璋家的挠挠头想不明白。

“是钱多了,还是少了?”范安阳头也没回的问。

“是多了。”要少了,那就是掌柜的贪了。偏不是,而是多了钱。这钱打那儿来的?会不会出问题啊?

“多了很多吗?”范安阳总算离开车窗,坐回来贺璋家的算账的几案边。

贺璋家的摇头,“要说多,也没多太多,就是每笔交易多了十文钱。”墨香愕然,这还不算多?

范安阳若有所思的托着腮,良久才低声道:“我写封信去给哥哥问一声。”

贺璋家的点头,让墨香研墨,范安阳摊开宣纸,用玉狮子纸镇压纸。执笔修书,她的笔力不稳,字很稚拙,贺璋家的暗叹口气,堆起笑脸赞美道:“姑娘这字进步了。比起刚写那会儿,要清楚多了。”

范安阳笑,她的字堪称狗爬好吗?她清楚明白得很,在这个没有硬笔、针珠笔的年代,看来不把软软毛笔攻克是不行的,信写到一半,她忽想起一事。

“是所有的账本皆如此,还是仅有一两家?”

贺璋家的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