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 (第1/4页)

一言惊醒了李佑,他这穿越男稍有疏忽就忘了代入古人的思维。依稀记得有个汉代妃子失了宠,写了首诗将自己比作秋天被弃置不用的团扇,所以历朝历代秋扇就成了弃妇的代称。自己这好死不死的在七月末送她团扇…光惦记着在扇子上能写词卖弄了…

“唉,是我疏忽了,绝无它意,绣姐儿不要多想。”李佑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转移话题道:“你看上面的词句,专为你写的,这才是大礼。不要在意扇子了。”

关大小姐脸色稍缓,但一听词句,又想起什么道:“你那首金粉东南十五州中有一句是: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居上游。送扇莫不是讽刺妾身?”

……

送个扇子都出了这么多事故,李佑心里都不知道该骂谁了。题扇赠美,好好的一桩风雅事,怎么扭曲成了这样子,无奈道:“那首和今天无关,也和你无关。”

关绣绣总算把注意力放到了扇面诗句上,看了一遍评论道:“这不像妾身,是写给另一个千金小姐的罢,夫君拿错了扇子?”

“你又误会了,诗词总是带点虚景的,不见得都是很写实。”李佑解释说。

关大小姐又道:“妾身已经过了十八岁生日,而且记得夫君才十七?如何就是关妹妹?”

李佑打哈哈道:“你难道想被叫老了么?”

“妾身今日翻看探花集时还注意到,夫君诗词相赠的皆是没多大关系的外人。似乎未给亲近之人写过,为何要给妾身这首?莫非妾身算是外人?”

“哪有的事。”李佑自己都没发现过这点。

“那个在县城住的姐妹可曾有过?刘娘子可曾有过?走得最近的名妓李媚姐可曾有过?”

你还有多少意见一起说了罢…李佑无语。看来关大小姐已经觉察到自己刚才的装模作样看笑话的心思了,这是在使小性子。良家闺阁小姐被调戏后的反应果然和欢场女子那撒娇痴缠的做派不一样…自己戏弄在先,也怨不得人。

关绣绣见李佑哑口无言的样子,心下也有点后悔。捏着团扇在胸前摇了摇风道:“即便有种种不是,妾身仍是很喜欢这件礼物,拿出去闺中好友们定会羡慕妾身,多谢夫君。方才只是气不过夫君戏弄,故意刻薄使性,妾身在此赔礼了,夫君勿怪。”说着盈盈一拜。

李佑也不计较,继续商议起生意…大买卖没能力做,小的总可以罢。他可以说动官府出面主事,自家在其中操持,收个一成佣金也有千把两银子,不算少了。

――――――――――――――――――――――

欢迎强推来的新看官!感言就不另写了。

第八十六章 真的宁欺白头翁?

傍晚时分,李佑不情不愿的走在回家路上,怅然若失。名人没有隐私啊,家里稍一打听,就知道他在关府,便派了人叫他回去。另一方面,挨了杖责的关老员外睡饱了醒来,听说李佑来到家里,又要发狂,李佑在关家也呆不下去了,更别说其他非分企图。

进了家门,看到王同知和父亲一同坐在庭院里的竹椅上闲谈,很没有形象,李佑便觉得这个同知老爷真的给他们当官的丢人!如果让什么御史之类的看到了,没准会弹劾他。

李佑凑上去要拜见,王同知抬手道:“免礼免礼。”

旁边李父板起脸道:“你又出去胡混,不知道王老爷找你么!王老爷已经答应了帮着李正过府试的事情,得了恩便要报答。听说王老爷有事需你帮衬,你要尽力!”

父亲您老人家好歹也是县里的一代凶人,能不能不要见了官就像中了弱智光环,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李佑心里叹道,人家答应帮忙会是白答应的么。

幸亏他此时和关家小姐谈过后,有了一些主意,不妨卖卖人情给王同知,顺便把牢里那几十个府城无赖的事情解决掉。便对王同知说:“王大人的来意下官知晓,请借一步说话。”

说罢他拿眼去挤兑父亲,意思很明显,官员说话,您老人家一介平民就回避了罢,其实是担心父亲在边上又会莫名其妙的去帮王同知说话让他难做。

李父泱泱离开了。

见周边无人李佑便道:“本县银钱确实紧的很,即便有心为郡守分忧也难为无米之炊。但当下有一门来钱的事,我欲劝陈县尊拿官府名义去做,有了钱才好上缴府库。”

王同知疑道:“这行得通么,你们县尊怕是不愿担着与民争利的风评罢?”

“王大人屈身亲至我家,还肯相助我李族童生府试,下官怎能不感念于心。虽然此事极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