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还未收箭便赢得满场喝彩,将士们的欢呼声震彻云霄:“主公神武,主公的箭术真是天下无双,有这样英明神武的主公,何愁大唐不能平定天下!”

就连以箭术引以为傲的曹性也佩服不已,抚摸着嘴角的两撇胡须道:“都说主公箭术了得,我曹性还有些不服,以为那是同僚们的恭维,今日一见,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

灌婴更是惭愧不已,对着方离单膝跪拜:“没想到唐公的箭术竟然如此高超,我灌婴简直是班门弄斧,实在是惭愧啊!”

“班门弄斧?”

方离眉头微微皱起,在心中暗自思忖,既然这个词语从灌婴的嘴里吐了出来,说明公输般已经名声大噪,他的工艺已经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若是能够把他从鲁国挖来为唐国制造兵器,定然会让唐国的军事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方离暂时无暇多想,急忙下马扶起灌婴,夸赞道:“灌壮士不必谦虚,你的箭术也不差,武艺更是非凡。寡人决定擢升你为裨将,在周公瑾麾下训练兵马,将来率部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唐公如此器重灌婴,敢不誓死相报?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灌婴热血澎湃,对着方离长揖到地,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表情。

荥阳大营目前驻扎了五万兵马,方离命赵云、马岱、徐盛、曹性、灌婴、祝融等六将一起操练士卒,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传授给士兵,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赵云武艺出众,善于用枪,方离就让他负责训练长枪兵,专门练习对付骑兵的技巧。马岱精通骑术,方离就让马岱训练骑兵,提高骑兵操控战马的能力。

曹性武艺较差,但射术还算不错,方离就让曹性专门训练弓兵和弩兵,扬长避短,发挥他的长处。灌婴与徐盛则肩负操练盾兵以及力卒的重任,在战场上负责冲锋在前,攻城时当先陷阵。

五员大将各司其职,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将五万兵马训练的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一个个顶着凛冽的寒风刻苦操练,只等主公一声令下便走上沙场建功立业。

两日之后周瑜从偃师归来,对方离道:“我这几日琢磨了一个灭申的计策,只等陈元龙从洛阳反馈回消息,周王承认了咱们唐国的地位,瑜便在开春之前一鼓作气把申国给平了,趁机扩大地盘。”

ps:今天出了趟远门回到家里已经晚上九点半了,精神有些疲惫,剑客匆匆赶了一章,欠一章明天补上。

一百零九 天子的绿帽

洛阳,周王宫,议事殿。

虽然周王姬郑贵为天子,但手里能够掌控的土地已经只剩下洛阳及周遭的十余座县城,治下人口五十万,能够调动的兵马四万人,比起当初的虞国强不到哪里去。

姬郑逐渐意识到周王室已是权威不再,只有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仰人鼻息才能保持住自己“天子”的荣誉头衔,哪怕是徒有其名也好过被人废黜。

于是姬郑及手下的臣子开始改变策略,巴结亲近齐、秦两个大国,但凡有小国敢挑衅周王室的权威,便派人向齐、秦二国求援,让这个两个巨头替自己讨回公道。

而齐、秦怀揣着几乎相同的目的,时不时施舍给周王一些物资,也会出兵替周王教训一下“犯上”的小国家。

譬如,前年秦国就派蒙恬率十万人马教训了对周王不敬的庸国,齐国去年春也曾经派匡章率兵攻打不肯给周天子纳贡的蔡国,各自换回了对等的政治利益,提高了自己的国家地位。

近年来,姬郑把这招“狐假虎威”使用的更加炉火纯青,采取讨好齐、秦两大巨头,不得罪楚、晋、赵、魏、燕、鲁、吴等强国,对其他小国保持强硬姿态的策略,游走于群雄之间,倒也平安无事。

对于仅仅百里之隔的唐国崛起,姬郑及手下的文武自然会加以关注。只是唐国发展的过于迅速,姬郑及手下的臣子还在寒风里抱着红泥火炉取暖,周瑜便以雷霆之势拿下了荥阳,平定了虢国南部地区,将虢虞两国真正融为一体。

卧榻之侧有强敌崛起,周国君臣深感不安,但唐国也没有冒犯周王室,更没有做出大不敬的事情;姬郑只好静观其变,同时派使者赶往咸阳与临淄,试探秦公嬴任好与齐公姜小白的态度,究竟如何看待迅速崛起的唐国?

这日晌午过后,四十多岁的姬郑正在后宫与爱妃翟叔隗抱着火炉烤栗子吃,为了博美人一笑,姬郑频频上演“火中取栗”的把戏,逗得二十岁出头的翟叔隗花枝乱颤,捧腹大笑。

“哈哈……大王真逗,你乃堂堂的天子,竟然为了臣妾冒险,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