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船身都是木质,火船上又涂了油料,一撞便熊熊燃烧起来。大火迅速将船淹没,烈焰腾空,映红了大片江面。

黄盖高喝道:“着火了,杀!”

“丞相,差不多了。”烟灰飞来,呛得荀攸直咳,但还是兴奋地指着对面:“周瑜的帅船出动了!”

两艘战船被大火烧毁,腾腾火焰遮蔽了人们的视线,周瑜远远见着起火,只道功成,便催动大军杀上来。

曹操这时才下令:“拆掉铁索,迎击!”

江面之上,红浪翻涌,火光将天染做胭脂色。

待江东军发现曹军着火的只有两条船,火计失败时,两军已然短兵相接。

四面“砰”“砰”的响声不绝,曹军的大船撞上东吴的快船,有人在船上砍杀,有人潜入水底,试图凿漏对方的船只,有人则在船上忙于堵漏,往外舀水。

叫喊和呼救声,和着船帆呼呼作响的声音,荆州军的舵手谨慎操船,一边绕过火船,一边纷纷开弓放箭,两边箭矢如雨点一般,朝着人身上乱射。

船板猛烈地摇晃着,士兵们在船上跳来跳去,互相砍杀。

“传令,出动弩船。”

随着曹操命令,水寨中又驶出几条大船,上面有几十名射手调试弩箭,面对敌军瞄准。这是由刘晔改装过的弩箭,射程更远,威力更强。水战上弓箭为先,这兵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曹操和荀攸等人站在帅船上,观察着战场情况。这等强硬碰撞并不是周瑜想要的结果,火计既败,他们与曹军硬拼没有优势,很快就会撤退。

撤退?呵。荀攸笑了笑。敌军欲退无门啊,曹操这边早就派出水军,绕路偷袭周瑜后方,约定以火起为进军信号。现在,他们该是已到了陆口港吧……

前后夹击,周郎败局已定。

江东水军悍勇,虽然发觉计策失败,依然拼死冲杀。小船游鱼一般在江面穿梭,躲避大船,觑空偷袭,也让曹军吃了不少苦头。

但战局仍是一面倒地向曹操这边倾斜了。

有人指点道:“丞相,那便是周瑜!”

隔着浓烟火光,可见敌方帅船,大船最前方立着一人,银甲披风,挺立的身姿如同一杆标枪,却又流露出儒雅风度。

周瑜。

曹操命人喊话:“周瑜小儿,汝计已败!快快投降,可保性命!”

周瑜的答话远远传来:“曹贼休得张狂!”

底气已经不足了呢。荀攸想。在风声里,在火光中,在江涛上,周瑜的身影虽然英挺,却已显孤独。荀攸可以揣测他现在的心情,不甘心,忿恨怨怒。因为孙坚、孙策创立的基业,他终究没能守住。

谁让这个世界乱了呢。荀攸默默在心中安慰他,这是历史突变,真不怪你。

曹操拔剑出鞘:“围攻周瑜!擒贼擒王!”

全军应诺,人人奋勇。快船如箭矢般向周瑜战船袭去,周瑜一时难以应对,只得退避。

就在此时,江东军身后又出现了火光,有人高叫:“不好,水寨烧起来了!”

偷袭成功!

曹操挥剑喝令:“全军突击,杀入周瑜水寨!”

……

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而今,这滚滚长江之上,燃烧的是江东儿郎的魂魄。

荀攸仰望夜空,这里群星闪耀,争辉斗奇。然而终将有一轮明月破云而出,遮去所有星光。

三国的故事,没了赤壁传奇,大约会失色不少吧……不,其实根本不能再称为三国了,没了刘备,没了孙权,没了鼎足三分,连三国这个名称,都要随之消失了。

在后人看来或许是遗憾,但荀攸此时心中,只有满溢的自豪。

天下,就在眼前。

赤壁一战胜后,曹军趁势进军。

江东既失赤壁要塞,被曹军渡过长江,转为陆战。没了优势,关隘步步失守。

江东内部原本就有投降的声音,因为周瑜一力主战,才勉强压制下去。而今赤壁战败,投降的论调日益高涨。人心涣散,再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强硬抵抗。

曹操趁势一边打一边招降,孙权一路逃亡,终于没了信心,送出了请降表。

周瑜却仍不肯降,集合残兵,退守建业。

曹操提起潮湿的衣摆,——沿江便是有这个麻烦,衣服鞋子总被水汽打得湿漉漉的,一边拧着一边说道:“周瑜到底在想什么?孙权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