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应帮忙,约定李大山这几天留在城里,从明天开始,一起去办理相关手续。

等到晚上,李大山又给付行长打电话,感谢他的帮助和关照,同样请他吃饭,不过付行长还是拒绝了,而且要李大山有空到家里面坐坐。李大山这下明白了,这些领导收小钱的时候可以在外面吃饭,但是数额大了一般只在家里,可能也是怕发生意外吧。想想也是,万一出个车祸什么的,来几个警察,一看车上那么多钱,当事人怎么可能解释得清楚。

到了晚上,李大山又按照付行长的指示,找到了他家,客套几句,把比童主任那份还厚实得多的档案袋交给付行长,李大山就告辞了。付行长也没有留他,只说以后有事情一定要找他帮忙,千万不要见外。李大山心想,老子送了这么多钱给你,有事情当然要找你!

随后,李大山还是连夜开车回家。

第二天早上,李大山带齐所有证件和转账证明,邀上李贺、李春花,进城办理转让过户相关手续和公司注册登记。

和张副秘书长一会合,人家就给他讲了许多要办理的程序,听得李大山一个头两个大。也是幸好李大山找了张副秘书长,不然这么多、这么复杂的程序要他自己一个人去办,只怕几个月也办不下来。张副秘书长办事就不同了,每去一个单位都是先给这个单位的领导打电话,这些单位的领导一般都要亲自陪同,特事特办,当场办结。就是领导不在家,也会安排副手陪同办好。但就是这样,李大山还是花了五天时间才办好所有的程序。现在,李大山已经拿到了农场的土地权证以及相关证书,完完整整的拥有了八鲤农场的所有权。

而且李大山还准备注册“草原市八鲤农场农业开发公司”,采用股份制结构。李大山以八鲤农场作价出资,并再次出资二千八百万元,李贺、李春花各出资一百万元(实际由李大山负担),均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李贺、李春花听说公司还有他们的股份,都急忙推辞。李大山只是笑着说道,这是他们应得的,而且以后自己就不会给他们发奖金,只能凭股份分红了。李大山的大方让二人很是感动:自己并没有给农场做什么贡献,现在却已经拥有一百万的账面资产了,而且照李大山的能力,公司盈利是必然的。

三个股东带上自己入股的那一部分钱(其实都是李大山的钱)到银行,带上工商局发的核名通知以及其他应有的证件、表格,到“爱存不存”银行开立了公司账户。由于有童主任的帮忙,验资户很快就开好了。三个股东拿了缴款单,又在张副秘书长的帮助下把公司注册好了。凭着营业执照,到公安局指定的点,刻了公章、合同章、财务章,随后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一应后续事宜,李大山的农场就取得了所有合法手续,可以开张了。

至于自己的“八鲤农场农业开发公司”以后具体要从事哪些行业,李大山只想到了养殖、种植等产业,而连带的八鲤湖旅游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等暂时还不具备条件,李大山就没有登记到工商执照里面。李大山知道,精力不能太分散,饭得一口一口的吃,开发还得一样一样的来。

现在有了公司账户,李春花就要求李大山以后公司的开支都走这个账户,她认为这样财务管理才能正规化,不然像以前那样,账都不好做。由于公司账面上已经有了三千万,李大山决定再转五千万到公司账户上面,自己只留一千万开支私人费用就可以了,而且以后也要把私人开支和公司开支彻底分开,不然缴税都是个大麻烦。这样公司的总资本金也就达到了八千万元,总资产达到了一亿四千万元,不过一亿元贷款的还款方现在也成了公司,不过还款责任人还是他这个公司法人。

于农场处于在抵押状态,李大山之前还在银行重新做了抵押贷款手续,把农场的所有权人由他自己变成了八鲤农场农业开发公司。也就是说,这个农场李大山实际出资三千八百万元,李春花、李贺各出资一百万元,李大山占股95%,李春花、%,李大山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而公司账面资产折算为一亿四千万元,负债一亿元。这所有的一切就是李大山发展的本钱,是他事业腾飞的基础,也是日后他创造奇迹、书写一个又一个神话的舞台。

办好了这些事情,李大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对张副秘书长的鼎力支持非常感谢。李大山也准备了一个不小的红包给他,张副秘书长可能觉得李大山是何书记关注的人物,自己收礼不好,但是见李大山态度很诚恳,推托了几次,也就收下了。

和张副秘书长吃了饭,又把李贺、李春花送回了家,李大山决定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