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做完此事,李大山心情有些沉重,对自己不确定的未来感到几分恐惧。毕竟按照李菲白的说法,自己还有几百年要活,这么长的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等到看到自己熟悉的黄河鲤亲鱼时,李大山心情才好转些。他觉得,不管以后的日子怎么样,现在八鲤农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自己一定要努力才行!只有把握住现在才可能把握住命运。

水里面那些鱼并不怎么怕他,应该是很少见人的原因。加之李大山的速度,李大山很快就把水中的近两百条大鱼全都赶进了渔网,其他稍小的都放走了。李大山觉得,怎么着也得给这里留些种子,不然就显得自己太贪心了。这些大鱼最小的都有十几斤,最大的可能有三十多斤,不少还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想必黄河鲤等大鱼繁殖的后代大多成了他们的口粮。当然其中还是黄河鲤最多,大概有五十多条,草鱼三十多条,大头鲢鱼二十来条。这些大鱼体形很好、鳞片鲜亮,母鱼肚子肥大,正是做亲鱼的好品种。李大山以前鱼塘小,没法多养。现在二千亩的深水湖泊,大规模养上这三种鱼正合适。那些肉食性鱼类李大山也都放回了小湖泊,这样才能保证不破坏这里的生态平衡。

这么多鱼,一下子不可能运完,李大山来回跑了五六趟才把这些宝贝全部运走,最后他都觉得有点累了。忙完这些,李大山给装鱼车上的水也输入一点灵气,保证这些大鱼一路平安。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李大山决定干脆休息一晚,明天再走。

结果这一觉,李大山睡到了早上的八点多钟。随便吃了点带的东西,李大山开上车往回赶,一路上倒没有遇到村里的人,也没有谁注意到他的车,很顺利的在下午回到了八鲤农场。

告诉黄教授、李贺、李春花,自己买回来了亲鱼,让他们一起去放鱼。大家见李大山买回来这么多大鱼,都感到惊奇不已。尤其是黄教授,看李大山的眼神都变直了。李大山知道他想问什么,只是含笑不语,开车到了八鲤湖。

等把鱼装在水桶里,这些大家伙一个个还精神得很,跳个不停。大家七手八脚的把他们小心送到湖里,由于水质相近,这些大鱼非常适应,很快就游走了,看也不看李大山他们一眼。

“大山哥,你真厉害!买来了这么多大鱼!”李春花也知道亲鱼是一个渔场的赚钱机器,一般是不可能对外大甩卖的。

“呵呵,那是当然。这是我当年一个铁哥们的渔场培育了多年的品种,赖着他不放才卖给我的。”李大山装得很骄傲。

“大山,你朋友的渔场在哪里?”黄教授明知道希望渺茫,但是忍不住。

“这个……这个,黄爷爷,这是人家的秘密,我答应不对外泄腾的,只能说抱歉了!”李大山坚决不说。

“你……唉,算了,你不说我也不问了。等哪天孵出小鱼来了,我接着做研究。我就不信了,我一个搞了几十年鱼类培育的专家还对付不了它们!”黄教授觉得他的专业知识很丰富,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种问题不属于人类现阶段能理解和掌握的范畴。

“对了,喷灌系统安装得怎么样了?”李大山转移了话题。

“还早。虽然杨总雇请了不少人手,但是面积太大了,怎么着也还要几天才能弄完。”李贺及时回答道。

“几天时间,我们还等得起。不耽误播种和剪彩的日子就好了。”李大山点点头。

回到家中,李大山逗弄逗弄狼呀狗呀鸟呀,也就不怎么觉得累了。

果然,几天后,杨总手下的人马加班加点,终于把喷灌系统都安装调试好了。喷灌系统分别从八鲤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接出主管道,管道都是埋在地下,以后要向四周延伸也很方便。灌溉的时候只要打开这四个主管道的阀门,再利用虹吸原理,就能实现全自动喷灌了。杨总最后还给李大山示范了一次。成千上万个高约一米五的喷灌机头伸展管臂,向四周播洒着雨腾,调节器不时作用于水柱,保证远近水量均匀。

于地已经犁好,喷灌也可以投入使用,李大山准备雇人来给自己播撒紫花苜蓿种子。谁知道杨总表示这活儿,他就能接下。原来他经常帮人安装喷灌系统,那些人一般也是马上找人撒种子,杨总看这生意属于“一拖二”,就用上了心,随后让自己的员工学习撒种,那以后他就基本上包下了这活儿。李大山觉得杨总是个做生意很用头脑的人,自己应该向他学习,所以向他请教了不少生意经,让自己获益不少。

杨总手下一两百人,用了二天时间就把一万五千亩地全撒了遍。接下来杨总又浇了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