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于资本金充足,董事会同意后,宁强花大价钱购置了许多先进的银行管理设备,进行了银行工作流程重组。留下来的员工也都知道改制后,再也没有铁饭碗,个个工作态度大变,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尽管营业机构减少,人员减少,但是业务量不减反升。从市场上初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两县区乡镇网点的存款户数有少量增加,存款总数也微涨。而城郊结合部的网点则接纳了不少个体户,因为这个个体户发现银行提供的大钱换小钞、小钞存款不收手续费等便民措施对他们非常有用。见到银行顺利开张、业务还有小幅增长,李大山也就放心了。

………【第084章 大建设大发展】………

今天第二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票票,或者向朋友推荐此书,谢谢了!)

李大山控股新成立的草原农村商业银行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农场职工的耳朵里,大家再次震惊于李大山的能力和能量……正月十五,农场的全体员工就全部上班了。由于团圆饭以后,农场又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调整了休假政策以及工资福利待遇。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认真做事、主动思考的工作作风正成为全体员工的一种习惯和自觉。

因此,开春以后,农场的各个项目进展得非常顺利。不仅大灰狼多多和加加又要添丁,就连他们的子女也和德国黑背组成了家庭,马上就要生育下一代。成年猎隼也马上要孵化第二批后代,到时候就将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种群。滩羊和小尾寒羊又生下了近三万只杂交后代,种群数量达到了五万多只,已经达到了农场的承受上限。李大山也觉得只要选育优良品种繁育,其他的都可以对外出售了。七百多只马鹿也生活得很健康,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割鹿茸了,李大山已经安排李贺在生活区修建一个小型的地下冻库,用来存放鲜鹿茸。

不过最让人开心的还是野骆驼生崽了。尽管生下来的二十只小家伙看上去很丑,但是温顺可爱的性格还是惹得农场的员工都去观摩,有些还忍不住好奇,要摸上两下,结果被紧张的骆驼妈妈直接给吓跑了。李大山对这些濒临灭绝的自然精灵也是另眼相待,不仅要求养殖大队和兽医室特别关照它们,吃的、用的也都要给予充足保证。而没人爱的沙鸡还在继续它们的高产繁殖。尽管每月都要卖出1500只,但是由于冬天捡到了3000多只,加上繁殖速度惊人,整个沙鸡种群还是多达三万五千只……为了确保不“爆棚”,李大山正在计划模仿八鲤牌鲜鱼的模式向外大规模销售。

结果,李大山偶然和黄丰田提起此事后,他立即表示他们的直销店就可以承办此业务。由于业务繁忙,灵远的直销店除了十个股东在做事以外,还请了七八个员工。如果在他们店里卖沙鸡确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李大山试探性的送了500只沙鸡过去销售,谁知道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卖完了。而且黄丰田还做主将价格提高到了母沙鸡80元,公沙鸡100元一只。看到生意这么火爆,李大山同意以后除了草原市的协议供货单位以外,其他的沙鸡都送到灵远直销店销售,这样批发零售的钱大多被李大山自己赚走了。而草原市的协议供货单位和李大山签订的也只是松散的不带违约责任的合同,只因李大山不想肆意而为,才坚持了这种供货关系。

而日新村的一百二十名员工也迎来了丰收的喜悦,每家四十五只母羊都生下了一百四十只左右的小羊。不过,大家都表示,这些羊儿自己不会送到农场里去,而是会选择留下来做种羊,扩大养殖规模。李大山见村民有这么高的积极性,而且眼光长远了一些,非常高兴的同意了。但是他要求村民按照1:10的比例合理配置公母,其余多出来的公羊全部可以在农场免费更换成母羊。村民们见李大山这么大方,都感激的答应了下来。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每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生产顺利进行的同时,李贺正按照李大山的安排,对农场里里外外进行全面整修。本来去年农场赚了大钱,%股份中提取部分红利,但是李贺却坚决推辞了。他说,目前一家三口吃住都在农场,连两口子的工资都没有地方可用,要那么多钱来,一点用处也没有。李大山想想也是,也只得答应了。而李春花他连问都没有问,因为李春花肯定会要求把应得的红利拿到手上,然后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傻笑。

经过二个多月不间断的整修,原来半新半旧的农场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来昔日的破败模样了。农场生产生活区的围墙已经加固整修,并粉刷一新。大铁门和何书记的题词也刷了新漆,看上去气势不凡。守门的老大爷也看得乐呵呵的。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