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黄道周直接去找张溥;奇怪的是;他找不到张溥;不知道张溥在忙些什么;接着去找钱谦益;也是见不到人。

整整的思考了一天之后;黄道周毅然递交了辞呈;决意离开东林书院了。

黄道周的动作;再次引发了波澜。

钱谦益首先出现了;找到了黄道周;苦口婆心的劝说;叫他不要离开东林书院;这个时候;离开书院;显得有些不合适。

张溥也出现了;和黄道周进行了交谈;言下之意;东林书院和复社;必须要坚持自身的观点;内部是不能够出现杂音的;而且复社还准备召开大会;专门声讨苏天成;苏天成作为朝廷的官员;公然侵害士绅富户的利益;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这一次;黄道周说出来的话语;很不好听了;他认为;东林书院和复社;已经发生了可怕的改变了;排除异己;不思进取;失去了学术研究的氛围;自己没有必要留在这里了。

黄道周与张溥再次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离开东林书院的时候;黄道周流下了眼泪。

他的这一次离开;不仅预示着与东林书院和复社的决裂;也意味着他与张溥、钱谦益之间的交情;画上了句号。

东林书院和复社发生的改变;令他痛心;曾经何时;东林书院与复社;与阉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毫不畏惧;为天下的士子敬仰;这才多长的时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

黄道周虽然是憨头;但绝不腐儒迂阔;他曾经有一句话:智者不能谋;勇者不能断;慈者不能卫;义者不能决;赖圣人特起而后天下晏然。这是对大明朝所面临局势的一种判断;大明朝需要出现非同一般的人;他曾经以为;张溥曾经是有希望的;可惜自己看错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理服人

黄道周准备离开南京了;直接回到家乡去;福建漳浦;距离还是有些远的;他感觉到了深深的失望;想不到世道变化这样快;多年的朋友;也栽倒在权力的光环里面了。

已经到了秋天的季节了。

位于江宁县的码头上;人来人往;这里的变化是非常大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断到这里的货船;推挤如山的货物;忙碌的搬运工人;还有数不清的小商铺。

一切看上去;都是秩序井然的;没有乱哄哄的感觉;似乎有着一架机器;正在高速运转;维持这里的秩序。

码头的四周;以前是比较荒芜的;可不到一年的时间;到处都矗立起来了房屋;到处都是商铺和店家。

很少到这里来的黄道周;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他慢慢在码头四周转悠;感受变化;这一切似乎都不真实;自己辞官归来的时候;破旧的码头;留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江宁县码头的变化;他曾经耳闻;市舶司的官吏;绝大部分都是江宁县县衙的人;各种的税赋;严格按照规定收取;没有谁能够特殊;相对来说;只要你按照规矩上缴了赋税;也就不要有人想着找麻烦;若是想着敲诈商贾;被江宁营的军士发现了;下场是很惨的;曾经横行码头一带的混混;遭遇了毁灭性的的打击;这里所谓的一些帮会;根本就不存在了。

码头的苦力;绝大部分都是外县来的脓。因为码头上的收入不错;能够养家糊口。就在这里扎根了;他们虽然没有耕地;但凭着搬运货物的收入;足以吃饭了。

联系了一条船之后;黄道周准备上去了;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黄大人;准备就这样离开南京了啊。”

“苏大人;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啊。”

看着眼前的苏天成。黄道周大为吃惊;他以为自己看错了;苏天成居然到这里来了。

“我是专程到这里来;等候黄大人的。”

“不敢啊;苏大人公务繁忙;事情很多;我可担当不起啊。”

“黄大人万万不要这样说。东林书院和复社的事情;我知道了一些;若是黄大人觉得;和我之间;也没有什么可说的;那我就来送送黄大人。这一路上的开销;我来负责。”

看见苏天成身后的军士;黄道周明白了;如果自己准备回去;这些军士。可能是一路上负责护送的。想不到苏天成如此的心细;他有些感动。

市舶司衙门。

黄道周和苏天成进入了一间屋子。这里没有谁打扰;关门之后;显得很是安静;一道门将噪音隔在了外面。

感动归感动;黄道周有着自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