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 (第1/4页)

点点头,受了韩非这一礼,又喝了敬上来的拜师酒,教训了韩非几句后,简单的拜师仪式就这么结束了。礼毕,韩非刚准备起身,却给他那便宜老爹又按回了地面,只听韩馥道:“康成公,非儿今年一十有六,尚未有字,馥本想待他年二十时再行冠礼。如今,难得他拜得名师,能否请康成公赐字?”

“呵呵,文节,你这做父亲的不为自己的儿子取字,怎么反倒求到了老朽头上?”郑玄愣了愣,不解地问道。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字,往往都是由家中长辈赐下,虽然也有师长所赐,但毕竟是极少数。

“馥胸中文墨,实难登大雅,却是惭愧。”韩馥讪讪一笑,又道:“而师者如父,康成公即为犬子师长,为犬子赐字,又有何不可?”

郑玄连连摇头,他乃是守礼之人,若是韩馥不在,倒也罢了,韩馥即在,又岂能逾越?只是无奈韩馥坚请不移,最后,郑玄只得点头答应了。

盛情难却啊。

“非者,不同也;《荀子·劝学》有言: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非,也有‘远’之意。汝投我门下,乃是为学而来,而学又当以致远,若依老朽拙见,不妨就叫做‘学远’吧!”

韩馥大喜,忙拍了下还跪在那的韩非,道:“竖子,还不谢过康成公赐字?”

“谢恩师赐字!”

正文 第五十章 韩非拜师(下)

() 15o票加更送到,希望大家还满意!

幸好没到3oo票,要不今晚又……你们实在是太客气了!这样也不错,至少我能好好的睡上一个美觉^_^

谢谢你们的支持了;狂琴感谢大家!

——————————————————————————————————

面试,看的是品行,韩非过关了。

接下来的,却是笔试。

呼吸着刺痛肺叶的寒风,韩非觉得自己,前所未有的清醒。

这时,郑玄的声音飘渺的传来,“半柱香即将燃完,若你能写出应景之作,哪怕并不是甚佳,也可入我门墙;若作不出……韩非,你我将无师徒之缘,休要再言拜师之事。”

却是韩非方才那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深深地触动了郑玄,他做学问一辈子,当然知道灵感的重要,是以,却是放宽了许多,只要韩非作得出,不求佳作。

话音落,韩非蓦地一笑。

笑容中,竟是无比的自信,一时间,所有关注着韩非的人,几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凭栏远望!

脚步轻快的回到了厅堂之上,向郑玄一礼,道:“非已思得一,还请康成公指正。”

“果然是妙手偶得之!”郑玄不由得轻笑,前一刻,还愁眉苦脸,一眨眼间,才思尽来,这不是妙手偶得之,又会是什么?当下,点点头,道:“且试吟来。”

韩非摇了摇头,从旁边的火盆中随手拣出了一根拇指粗细、四五寸长短的炭条,然后,径自走到旁边一漆得雪白的墙边,敲了敲,登时,木板制成的墙出空空声,韩非似是很满意的点点头,随后,拿着炭条在上面写了三个大字——满江红!

那字体走楷书的路子,雄浑有力,写到最后一笔,炭条也被韩非手上的力道捏断了。

看到这三个字,厅堂内,声音顿是小了下来。

这里的人,不是名士就是出身世家,讲究的都是君子六艺,书法上的造诣,自然是不能差了。执炭条跟用毛笔的手法不同,如果是他们自己拿了炭条写出来,自问在字体上远远不如韩非所书。韩非竟能用炭条随手就写出这般好字,对于书法的理解怕是已卓然成家了。

这年头,诗词书法是一家,在书法上有高深造诣的人,也多半称得上一代大家,差也差不了多少,比如蔡邕。

能写出这样字迹来的人,写出那《从军行》想来也是无甚可疑的。

他们又那里知道,韩非只会写硬笔字,不会写毛笔字,他这是将炭条当做了粉笔来用!

只不过,他的粉笔是黑的,黑板却是白的。

摇了摇头,韩非丢掉了断掉的炭条,复又寻了一根稍粗上一点的,转身回到了墙边,飞快的书写了起来,这次,写的却是行楷,以防炭条再次断掉。

韩非写的并不快,崔琰好奇,走到了韩非的身后,默默的看着,片刻后,忍不住念了出来。

“满江红……怒冲冠……”

他的语气清朗,整个厅堂都听得清清楚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