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的物品,还是暴露了他只是一个外地观光客的身份。他不再去想,也开始吃起了手中的早点,一点儿滋味儿都没有,至少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难吃。他十分受不了天然食物经水煮过之后的那种感觉,尽管茶叶蛋在煮制的时候还要加上十几种的调味料。秦远开始回想起天津的早餐,那怎叫一个好吃了得。生活在天津这座城市,你从来都不会为了吃而发愁伤心。因为好的东西简直是太多了,一个早点就有成千上万种。很多人说天津人瞧不起外地人,因为他们骨子里就很高傲,其实这种说法根本不全面,这要看外地人在天津干了什么。如果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或者上班族,他们可能会多多少少带有一点儿排斥的色彩,但是一旦有哪个外地人在天津开了一家家乡风味的小吃铺,并且味道做得很是地道,那么天津人喜欢他还来不及呢。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好吃的东西在天津从来都不会被拒绝,所以,你可以看到满大街都在卖着重庆的串串香、西北的羊肉泡馍、新疆的羊肉串、上海的小笼包、云南的过桥米线、广东的各式甜品、甘肃的牛肉拉面以及东北的酸菜炖肉,甚至就连秦远老家的山东大煎饼,他也是总能在街边找到,而且排队的顾客络绎不绝。

秦远在天津最喜欢的早点是煎饼果子搭面茶,而且必须是老城里的绿豆面煎饼果子搭着中山路那家的面茶。煎饼果子一定要夹果饼儿,吃着就是一个脆,里面还要摸上面酱和辣酱;面茶肯定得是双料儿的,单料儿的不好喝,粘稠的芝麻酱配上一层厚厚的芝麻盐儿,那就是两个字儿,贼香。秦远偶尔也会去喝嘎巴菜,但是喝嘎巴菜一定得配上芝麻烧饼或者果子(也叫油条),就像是喝老豆腐不泡上饽饽(玉米面窝头)不是那个味儿一样。现在很多养生专家们总是在讲好多人不吃早点的坏处,秦远想,这个陋习在天津也许不会存在,因为好吃的东西简直太多了,变着花样儿的吃,半个月很可能都吃不完,而且还总也吃不腻。一顿早点就能玩儿出这么多的花样儿,何况一顿正餐呢。

秦远这么想着,他手里的那份儿早点也就快吃完了,他是在用精神干预法让自己勉强吃完手中的大饼夹鸡蛋。倒了两趟车,地铁驶达了他想去的那一站。随着大队的客流儿,秦远和他们一起走上了地面,又和他们一道儿,过大街、走小道、时不时的快跑,来到了世博园门口的等候区。

来得太早,世博园还要等一个小时以后才会开园。这会儿,大家都站在世博园门口忍受着骄阳和炎热的考验。来得早的人们现在已经站到了前面有遮拦物的大棚里,里面还在不断地喷洒着水蒸气给人们解暑。秦远来的晚,进不去。他开始还有些遗憾,可是等到他真的进到大棚里的时候,一瞬间他感觉到,还是待在外面凉快,大棚里面人挤人,一点儿余量的空间都没有,喷洒简直就是多余的浪费。秦远站那儿等候排队,他突然想起来文莎莎,他好想知道这会儿她在干嘛。他掏出口袋里的手机,给文莎莎发了一条短信:亲爱的小宝贝,干什么呢?他不能写“干嘛了”,他怕文莎莎看不懂。等了半天,文莎莎始终也没给他回短信,秦远索性放弃了等候她回复的念头,又把手机重新放回了口袋里。

开园了、安检了、放人了、进园了……一大串连贯的动作,所有人都在紧张而又兴奋地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秦远也不例外。还是排在前面的游客,他们最早进了世博园,也有幸拿到了中国馆的预约券,喜悦的激动溢于言表。他们拿上自己的装备开始在世博园里疯狂地跑着,不管是年幼的孩童,还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大家好像刚刚都经历了一场大难,紧锁的牢门突然开放,放风的愉快难以掩饰,似乎又都重获了自由。秦远看着前面的那些人,心里的滋味儿不太好受,因为他现在还等候在蛇形区内苦苦地挣扎。

终于排到了秦远,他很高兴,耐心地等着哨岗的保安放他去安检区。进入安检区,他把身上的挎包放到一个储物篮子里过安检,自己站到了一个台基上,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警用一个硕大的仪器在他身上来回扫射。他裤子口袋里有手机和钢镚儿,仪器扫到他大腿的时候嘚儿、嘚儿、嘚儿的叫个没完。女警问他是什么,他说是手机;女警问他还有什么,他说还有钢镚儿。女警没听懂,又问了他一遍,他大声地告诉她“钢镚儿”。女警让他掏出来看看,他伸手掏了出来。

“说硬币不就完了吗,还至于废这个事。”女警冲他说了一句。

秦远猛然意识到,好像南方人不懂钢镚儿是什么意思,必需得说的很官方,大家才能听得懂。秦远走下台基,拿上他安检合格的背包,掏出入园门票,朝着闸机走了过去。验票、出票、进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