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1/4页)

乌王国内也有土著遗民,但因开化教化之别,早年仍旧被世人称为“蛮人”,而就算如今成为一方国度,国内行武之风大盛,却也不及其他几国有大富饶的景象,且武者大都沿袭传统“巫术”,以致武学流派多如牛毛,但大抵都是旁门左道,也多以毒、蛊等“邪术”为基本,被其他江湖人士仇视,也多有不耻。

沈闲借道风州,从风州再南下,便进了乌王国地界。

过了风州山水渺渺的乡情,一踏入乌王国,沈闲立马就觉得不一样!

不仅仅周围的景致,如原始森林般,茂密而杂乱,仿佛气氛也相当压抑。无形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腐烂的气息,与沈闲熟悉的南方稻米水乡的香甜气完全不同,如世间万物糜烂、凋敝,给人一种腐朽的恐惧。

沈闲在风州托郭玉峰郭二爷专门找来乌王国的地图,从风州方向进入,首先就要到边陲重镇——花海。

“没想到这儿就跟古老蛮荒一样,危机四伏,透着无形恐惧,但这城镇名字却颇有美感。”沈闲四下观察地形,自觉有一身风雅,说这一句,便继续驾马,顺着小路前行。

切莫看这荒山野岭的,四周也无开阔景色,全是些藤蔓苔藓绿树,又多有泥潭横亘在路当中,时不时还能听到有怪异的野兽嚎叫声从密林深处传来,恁地是阴森诡异,荒凉破败。

但这条小路大有来头,据说正因为乌王国一地太过偏僻,地势复杂多变,又有毒瘴弥漫,天下便没有谁人想来此处安居。

可世界上总不乏有特立独行之人,偏偏就喜欢往这些犄角旮旯里钻,以他爱好,便招募一批勇士,一路披荆斩棘进入乌王国,成为第一个外来的行商,与当时蛮荒之地的土著交好,才开辟了这么一条古老的通道。

沈闲自也听过这个传说,据说当地土著很喜欢这个外人,还把他的名字用来命名城镇,而那“花海”小镇,便是从他名字演化而来。

小路弯弯曲曲,再加上有密林藤蔓遮蔽,基本看不太远,等沈闲发现有一座山寨式耸立的大木门时,他已经来到了乌王国的边陲,花海镇!

现在正是白天,木门自是打开着,但奇怪的是,此时却只他一人从外进入,再没有谁人进出。

沈闲疑惑地进了门,便过了像是寨子一般立起的木墙,而这门后仿佛又是一个世界,与沈闲料想的荒凉完全不同,即便只是一座小镇,但行人如流,就是往来的行商小贩,也是络绎不绝!

只是这儿似乎鲜有外人来,而就是有外来的行商,到此也就入乡随俗,换上了当地传统的土著布衣,缠起了个盘头,唯独沈闲一身“异装”,还骑着高大的骏马,倒显得十分另类!

虽然这镇子不大,但毕竟是一国的边陲要地,自然有把守的乌王国士兵。

那些站在“寨子”木制隔板城墙上、同样身着土著布衣,但手持长矛兵器的异族人,见得沈闲进城,立刻就有几人面露戒备地下来,且将沈闲团团围住。

这些人应是乌王国内的守军,只是未穿铠甲,说来便完全没有军人气势,反倒像是民间匪兵,让如今身为一国统帅的沈闲颇觉喜感。

“干什么的,从哪里来?”一名守军举着手中长矛在沈闲眼前连连晃动,若非沈闲自觉武艺高超,又有混沌斗气护体,不然便将这守军的动作视作挑衅,当即就得动手。

但沈闲立刻发现,这些守军虽模样古怪,可却有真才实学,便只那个晃动长矛的动作,就显出对手中兵器良好的掌控性,那矛头晃动虽带威慑,可丝毫没有与人碰触,当中分寸,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

“若非有极好的天资,那必定是经过后天的苦练!”沈闲不觉在心头赞叹一番。

他还未回答那守军的问话,便在这时,却有一人缓缓朝他们走来。

其中自有一名守军发现,但见他立刻露出恭敬之极的神色,然后立定长矛,规规矩矩对来人行了个正式的军礼!

来人打量了马上的沈闲一番,旋即对那些守军摆了摆手说道:“你们退去吧,这人是我请来的客人。”

守军恭恭敬敬地施礼,竟没多问一句,便转身离开了。

沈闲听得一脸糊涂,他并不认识来人,自也不知为何这人要上前来帮他,当下只得出于礼貌,下马抱拳相谢。

但那人满脸地冷漠,也未还施礼仪,只冷冰冰地说道:“我知道你是谁,也知道你为何而来,但且听我奉劝,莫要掺和进我的事情里来,否则,今日之礼就会成为明日之兵!”说罢,竟再不理会谁人,一拂袖,转身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