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芙蓉:“老爷爷,是的,这是我妈,买园子的事我们年轻人哪的做的了主?所以请我妈来看看。”

老头:“夫人,昨天你姑娘问我这园子卖不卖?我说要卖,只是贵得点,你怕做不了主,果然今天夫人亲自来了,你们先四下看看,是否物有所值。”

整个园子占地约二十亩,在盘龙山余脉尖端上,故比外面街面上逐级升高。北面正房七间在坡上,三层,中间三间让还有一层望楼,左右厢房很长,分三级,每级皆二层三间,从二级厢房起,中间有三亩大的长水池。两厢前有走廊直通正房,正屋前面有一水阁,水池中央有一凉亭,左右厢房有一平桥通经凉亭。水塘南四丈外有一照壁,照壁南即为五间二层的楼,底楼中间即为园子大门。第三级厢房正好接着南楼两端,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环池柳树婆娑、桃李芬芳,看得出来主人原是一个富有而人多的大家庭。只是房子太多,刘芳问道:“大叔,这房子是你们家的吗?怎么卖法?”

老者:“夫人,这房不是我的,是亲戚的,他们喊价二百两,你觉得值不值?”

刘芳:“大叔,看来你觉得很值二百两啰!这要看拿来做什么用,拿来做仓库,这么多房子肯定值;但是拿来住家,就未必值,因为一个正房加一级厢房就足够。其余二级厢房就是多余的,还要花钱请人来拆掉,就未必值了。大叔守了好几年了吧?”

老者:“十几年了。”

刘芳:“十几年都没卖掉,就是我刚才说的,如果你家主人不让点,可能你还要在此再守十几年。大叔,这房子是一口价吗?”

老者:“可以少点,少三十两,一百七十两。”

刘芳:“我只出一百五十两,留二十两用来拆房子、买树子。所以我仍然花一百七十两。”

老者:“夫人,你很会算账,我说不过你,就一百五十两卖给你。”

刘芳:“大叔,你做的了主吗?万一主人不同意怎么办?”

老者:“这就是我的房子,我当然做的了主,几个儿子都到下江去了,我也老了,老伴也死了,只有去依靠儿子了。”

刘芳当即拿出一百五十两,写好一式两份买卖契约,双方签字盖章,完成院子买卖。

刘芳:“大叔,你仍可住在这里,直到你离开为止。”

老者:“我在北十字街还有房子,我根本没有住这里,我估计这个姑娘今天一定会喊你来,所以我在这等你。”

刘芳:“大叔,这就是缘份,请问大叔,你准备去哪里?”

老者:“夫人,我的儿子,芜湖、安庆、江宁都有,我准备去江宁看看再说。”

说着拿出一大串钥匙,将房门一一打开,房里面家具齐全,还六七成新,刘芳又拿出五十两说道:“大叔,这些家具留给我,我却之不恭,这五十两是我送给你去江宁路上花销的,另外我给你写封信,让你免费坐船直到江宁,算是与大叔相识一场。”

老者:“这船运公司是管家开的,你们姓管?”

刘芳:“是的,我夫君姓管。”

老者:“那我就多谢夫人了。”

老者走后,刘芳留六个侍卫把房间全打开,透透气,把地面打扫一下。

刘芳与芙蓉到正房四楼望楼上一看,阆中全城皆收眼底,嘉陵江上的行船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原来阆中城也是呈几个台阶,三个十字路口皆在台的中央。而这个院落又是第三台最北高地上,当然是全城最高处,风水最好的地方。

从楼上下来到街上,从北十字路口看起。对芙蓉定的需要装修的三百多间房子刘芳认为都可以,特别看中了中十字街那两个长五间院落,刘芳评价很好,对几家有主的也初步进行了接触,其报价也不高。

第七十八章 开发保宁

于是刘芳、芙蓉在午饭后赶到府衙,提出他开发阆中的初步打算:“杨大人,通过这些天的考察,开发阆中之事,我已有个初步打算,原阆中丝织厂其地其坊皆已买下,但其规模太小,织机很旧,我决定在它的南面建一个比他大十倍的丝织坊,称川北锦官城,具体布局皆已设计好,只等召工匠开工,然后第二步是对目前阆中城内三个十字街的部分房屋进行修缮改造,计划使原来十字街商贸区比现在扩大一倍,约三百一十多家,多是无主房屋,故需从杨大人这里买到手,我花钱请人进行修缮一新后再卖出,第三步,保宁府各州县,大量无主果木树因无人管理,在枯死,在遭人乱挖乱砍,我想沿重庆的方法,移到阆中来建一大型果园,让阆中官绅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