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刘芳:“顾邦主,你认不认识黔北专门水运牲口的李邦主?”

顾邦主:“认识,我还托他邦我运过牲口呢?”

刘芳:“怎么找得到他?”

顾邦主:“好找,他有人驻在顺庆揽生意。”

刘芳:“我们与李邦主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有大笔生意想请他做,就是找不到他的人,我写封便函,托顾邦主带给他驻顺庆府的伙计,请李邦主速来顺庆一叙。”

顾邦主:“区区小事,完全没有问题。”

万大人:“请刘大人到公案上写吧,上面有便笺有信封。”

刘芳:“多谢,”便走上公案。

东方:“顾邦主,你能不能组织一批耕牛,我们很急需。”

万大人:“顾邦主,这是管少夫人,你回答她。”

顾邦主:“能,但数量只能几十头以内,多了就不行。”

万大人:“几十头太少。”

东方:“我顺便问问个。”

一会刘芳写好,并用了南充县的信封,交给顾邦主,请他立即交给李邦主的人,让李邦主迅速来顺庆。

刘芳一看天色尚早,说道:“去看看铺面。”

万大人:“我陪你们去看,然后带你们去找主人。”

东方吩咐侍卫先把东西拿回去。

刘芳:“谢谢万大人。”

在十字路口,看了铺面,很满意。万大人带他们进了个巷子,来到一座小院门前。万大人叫跟随的一名衙役去叫开门,方老板打开门见知县万大人。外面还站了几个人,忙问:“万大人找小人何事?”

万大人:“你不是要卖铺面吗,我给你带个买主来了,难道就在这儿谈吗?”

方老板:“请进,请进。”

一行来在堂屋落座。

万大人:“这位是管夫人,这是他的家人,也是经商的,看见你转让启示,有意购买。特来找你。”

刘芳:“方老板,我们从外面看了房子,觉得还理想,不知方老板喊个什么价?”

方老板:“连铺面带院子二十两。”

刘芳:“行,二十两,请方老板写买卖契约吧。”

方老板很快写好,一式两份,刘芳与方老板签字画押,刘芳给了张二十两的银票。买卖手续完成。方老板拿出门的钥匙交给刘芳。

刘芳:“方老板下步将作何打算?”

方老板:“落魄之人还有什么打算?就用这点钱买十亩地耕种糊口呢。”

刘芳:“方老板太过气馁了,我有个建议,不知方老板想不想听?”

方老板:“穷途末路之人听听又何妨,请讲。”

刘芳:“方老板。我仍经营丝绸生意,不如方老板驾轻就熟地帮我经营,我付以薪酬。可以考虑不?”

方老板:“这样我能维持一家生计吗?”

刘芳:“我连你夫人一道用,两人的薪酬我想生计没有问题的了。而且你是作为管事。薪酬自然从优。”

方老板:“行,改个行。当管事。我叫方百川,我妻子叫黎花。”

刘芳:“我们一道去看看那铺面和院子吧!”

方百川:“行,管夫人,在你面前我们是晚辈了,你就直呼百川就行。”

刘芳:“行,百川,万大人已将北城北半部卖给我了,我马上在那里建川中锦官城,生产上等丝织品,同时立即从阆中调货来顺庆,争取近日开业。”

说着便走到了,开门一看五个店铺货架,櫃台,案桌,一应俱全。院内宽大,正屋五间三层,两厢三间二层。

刘芳:“正屋三楼为库房,二楼东头两间为我们住,西头两间为你们一家住,还要招五个伙计,他们住厢房。空的房子百川你自己安排。”

当晚,刘芳在临江酒楼办了一桌招待万大人和百川夫妇孩子。

在回家路上,东方说道:“妈,我们这个新家没有个名字,说起来很难道清楚,妈,你给取个名字吧!”

刘芳:“是的,古人很强调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见取名的重要,但这儿是不宜叫芙蓉园的,应与锦官城联系起来,我看我们四个都来想,回去写到纸条上,同时拿出来,谁的最好,用谁的。行不?”

芙蓉、东方、正宦:“行!”

走到大门口,值岗的侍卫说:“东方少夫人,吴大人已将你要的《鱼鳞图册》送来了,在门房里。”

东方进门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