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1/4页)

格格的车驾及护驾御林军,拥着太皇太后的灵柩,出朝阳门向遵化疾驰而去。

第八日晨皇太后通知内务府,宗人府他的车驾辰时中启程,凡愿送葬的王公贵族可随他而行。皇上在驾随后赶来。准备闹事的王公贵族在宗人府大臣的率领下,各带侍卫天刚亮便出发,近午时来到蓟县前面的段甲岭峡谷两边埋伏,等到中午也未见康熙帝的出殡队伍。直到下午申时,大队的送葬队伍来了。派在前面打探的人报告宗人府大臣吉尔哈,这是皇太后带领的送葬先行队伍。没见皇上的车驾。

宗人府大臣:“混账!皇太后着为太皇天后的儿媳当然要先去布置,皇上皇后带着太皇太后灵柩只能慢慢行走。叫大家埋伏好,让他们先过去。我们等皇上。”这一切都在“百姓”的监视之中。

过了段甲岭,皇太后的车驾明显加快了速度,于当天傍晚赶到遵化。皇上皇后将太后迎到顺治帝隆恩殿中。众人等明天大祭典礼后,便回京师。

皇太后:“不忙,我先去给皇额娘上柱香再休息不迟。”

隆恩殿挂满了白色的幔帐,在慈宁宫吊唁时,王公大臣送的挽联、条幅挂满四周,太皇太后的黑漆套馆放在正中的棺床上,庄严肃穆,正中牌位上写着“大清太宗孝庄文皇后神位”。皇太后上了香,行完跪拜大礼后就休息了。

那些想闹事的王公们在段甲岭等到天快黑了都未等到皇上的队伍,派人往京师方向去打探,直到天黑了很久这些人才回来报告,我们都快到通县了,也没有看见有什么送葬队伍。这批王公贵族方知上当,时已夜深一片漆黑,时值十月,已入冬。一个个冻得发抖,幸得有几个卫士带有火种,于是砍了点树枝,烧了堆火大家烤了烤,然后举着火把摸索着走到蓟县,到馆驿住下时已丑时。刚天亮便向遵化赶,等他们赶到时大祭典礼已过,在隆恩门,一般人是不能进来的,只让这十几位王公贵族进去,众人看着他们十几个人的狼狈相,皇上当众训斥道:“早就通知昨天出殡,王公大臣、勋戚贵族要来东陵隆重举行大祭典礼,为什么到今天才赶到?这是对大皇太后的大不敬!这是对朕的大不敬,宗人府大臣,着为皇族,有意怠慢太皇太后,罪在不赦,朕当众宣布,免去你吉尔哈的宗人府大臣职务,你们进去给大皇太后上香后,就在隆恩殿思过三天,再听候处理,你们自己清楚对太皇太后和朕大不敬是什么罪。”

他们这十几个人进去上香后,内务府大臣即锁上殿门。

康熙帝:“摆驾回宫!”

这十几个王公贵族一一上完香,回头一看,殿门从外关上,门已拉不开,显然是从外锁上了,只见几个拿着刀枪的卫士在外值守。

那位免去职务的宗人府大臣高喊:“放我们出去,放我们出去?”

卫士:“皇上有旨,让你们在里面思过三天,谁敢放你们?好好在里面思过吧!”

一会儿他又喊道:“我要入厕!”

卫士:“屋角有马桶,自行方便!”

过一会,他又喊:“我肚子饿了,快拿饭来!”

卫士:“皇上没说过要让你们吃饭,我们敢拿饭给你们吃?忍着点吧!”

这时,等在门外的他们的侍卫、家将见以皇上为首的送葬队伍已悉数离东陵返回京师,独不见他们的主子出来,于是问守陵门的卫士:“大哥,皇上都走了,怎么不见我们的主子出来?”

卫士:“听说他们犯了大不敬之罪,皇上让他们思过三天,你们快回去吧,三天后便思过完毕自己回来了。要接,三天后来接。我们可没有粮食管你们的饭。”

一个头目似的人物说道:“我们大人享福享惯了,没大鱼大肉不吃饭的人,不要饿着他哟!”

卫士:“老兄,你放心,他们那十几个是王公贵族,顿顿有大鱼大肉、好酒好菜招待,你放心走吧!记着三天后来接!”

第三天中午,一柳条筐包谷面窝窝头和一桶水摆在了隆恩殿外的门廊上,卫士开了门说道:“皇上见你们思过认真,让你们吃顿饱饭回去,听后处理。”

饿了整整三天的十几个人,一见窝窝头,立即狼吞虎咽起来,很快吃饱,前来接人的人把他们扶上马,接了回去,第二天,一道皇上的圣旨,又把他们打入十八层地狱,圣旨上指出他们两条十恶大罪,一条是在段甲岭设伏,谋害皇上、皇族和文武大臣,二是有意怠慢太皇太后和朝廷,本人打入天牢,抄没家产,家人充军伊犁。另升豪力亲王为宗人府大臣尚书级。

不久这十几个人以谋大逆之罪被杀于莱市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