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用去考虑将来的事情,只是做好现在想做的事情就行了。

蓝玫瑰在这样的沉思中睡过去。秋红的眼里有了泪花,她天天和小姐在一起,当然知道,小姐原来要是累了就会头晕,可是现在好长时间没有晕倒了,但是只要一劳累就会陷入沉睡之中。好长时间都会沉沉昏睡。在蓝玫瑰的身体上盖上一个毯子。坐在面前看着小姐那美丽的不是人间的脸。

就在蓝玫瑰安排完陷入沉睡中的时候,日军方面却是一点睡意也没有,华中方面军撤销,山田乙三大将调回国,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撤销返回国内。在中国的战场只有华北方面军,下辖第1军,第2军和驻蒙军,在江南是11军撤销第十军,加强南方的21军,组成华南派遣军。在国内向中国增加了几个师团的兵力。

华北方面军司令换成多田骏中将,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增加了第37师团和27师团,1、7、8、5四个混成旅团。

中国派遣军直辖第11军和21军,以及华南派遣军。这样的变化让日军在中国的部队增加了五个师团,和十个混成旅团。兵力达到了一百五十万。关东军占去七十万,整个关内战场兵力已经达到了九十万。在蓝玫瑰的周边就有三十多万。

海军方面的变化最大,因为整个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并没有航空母舰,只是有一到两艘的水上飞机母舰,也没有战列舰。可是连云港的变化,日军向青岛港增加了航空母舰龙凤号,和战列舰棒名号这样加上护卫舰和驱逐舰,构成了日军在青岛的第4海军特混舰队。

这些变化都是在以后知道的,那是因为日军在发动对连云港的进攻以后的事情,当时关向琼的调查处知道的只是日军在本州岛组建了一支特混舰队准备进如中国海,具体情况不是详细的了解。

针对日军做出的调整,玫瑰兵团的军事调整也开始了,各部队都在进行抓紧训练和集结。日军也在密切的关注玫瑰兵团的变化,新上任的多田骏司令官可是知道,玫瑰兵团现在已经达到了惹不起的程度,元帅,大将,中将不断的因为玫瑰兵团而被调离。现在他接任这个位置让多田骏如履薄冰,因为稍微具备一点战略头脑的都能看出,玫瑰兵团发展的方向一定是向北而不是向南。

因为向南进攻必须越过长江,对于没有海军和水上力量的玫瑰兵团极为不现实,再说了,国民政府的军队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以南和西南地区。蓝玫瑰进攻就只有两广和江浙地带,这里恰恰是日军海上力量的范围。

对于玫瑰兵团的近海防御武器,日军还是摸不着头绪,可是那毕竟是防御武器,不是进攻性的武器,对于日军强大的海军力量还是构不成威胁的。

因此上日军认为蓝玫瑰要不就是谨守现有的地方不动,要是动,就指定是向北发展,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向西,因为河南和安徽西部也是蓝玫瑰需要控制的地方。

蓝玫瑰现在不急于开始进攻,因为这一次为了取得连云港这个出海口,蓝玫瑰动用了几乎全部的部队,后勤力量又一次急剧消耗。让玫瑰兵团刚刚缓回一点的力量又一次枯竭。苏联已经停止了他的援助,这一点蓝玫瑰没有任何反应,因为很简单,和苏联的合作只是暂时的苟合。现在日本对苏联的军事行动随着条约的签订也逐渐的稳定,日军在越南的登陆和出兵攻占海南岛的军事行动,让苏联明白日本的战略方向转向南方。这样一来蓝玫瑰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随着苏联的军事援助停止,蓝玫瑰必须为自己的几十万大军的武器弹药和后勤想办法。

(第一部:抗日玫瑰)第231章 大战(一)

中国战场的归于平静,和欧洲战场的紧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希特勒已经开始了他的全面计划,战火开始蔓延,但是一直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中国战局却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日军在积极准备南下,在中国境内进行战略调整,向中国沿海增加海上力量。

可是这一切都好像对玫瑰辖区没有影响一样,战争受害的永远是百姓,各国的商家和大企业主却是靠着战争使他们的资本扩大。中国的战争对这些经济寡头们来说就是他们发财的机会。

日本并没有进行世界宣战,也没有进行全球经济封锁,是无法挡住向中国进行物资输出的各个国家。蓝玫瑰的连云港成为进入中国最便利的港口,地处中原腹地,就连远在江南和西南的国府也是需要在连云港进行必要的物资交换。

蓝玫瑰对威廉的交代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也不管把东西卖给什么人,只要能进来玫瑰兵团需要的东西就行。现在每个进入连云港的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