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李斋跟李奇在毕梁立的带领下穿过回廊,走过结冰的人工湖上的小桥,转眼又来至一处院落,这处院落外面写着两个大字儿“美泉”,一进院便将外厢的浑然古朴抛弃的干净,只留一园巧夺天工的镜像。

这院子里有水,竟是一眼活水,在寒冬三九咕嘟嘟的竟冒着热气儿自那厢半支小舟的石雕右边冒出,哗啦啦的流入院中,如今雪还在下着,却在这院子里存不住,到处都是湿意,那厢屋檐下也在滴滴答答的犹如夏日一般的滴水。滴水处,那砖面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竟然能敲击出各式清脆的响动,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甚是好听。

这小院子里四下种植着冬日依旧发翠的不知名的树木,一条红山石铺平的碎砖道路一路通向屋角的几支梅。如今,还未到月份,却不想这园子里的梅花已经开了。

园子里幽深安静,令人悠然自在,一时间能令人想起几个词汇,竟是雾蒙蒙,颤悠悠,懵懂懂,混沌沌,悠远远,至静静,常久久,轻松松的惬意。

在这等意境中,却不想一些木珠子的声音噼里啪啦的传了出来,仔细一听却是算盘珠子的声音。

李斋问毕梁立:“顾大人,如今在家还在办公?”

毕梁立面露愁容,着实叹息了一口气,他摊摊手,很遗憾的来了个西式的没办法,这个动作追其根由来自顾昭,如今全家都会,被感染的地方很多,已经到了大梁边疆地带。

李斋一笑,心里盘算了一下顾昭的家资,据说如今顾家最有钱的就是顾老七,他名下只有一家南北货行。可这家南北货行开的全国到处都是,如今只要有县镇的地方,就必然有这家杂货店。他家货行有个好处,出门不出过路费,这就省大钱了!以前听着,觉着不过是一家杂货铺子,如今看来,却不见得了,这顾老七实在太有钱了。你看人家玩的,别人想都想不到的。

毕梁立来到正堂,亲手将门帘高高的掀开,顾昭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可是李将军大驾光临,请恕顾昭身体不便,不能迎接大驾,还望见谅则个。”

李斋听了哈哈一笑:“顾李两家世代至交,老七莫要跟哥哥数这个虚礼,太虚了,我是不喜欢的!”说完,他迈步进屋。

顾昭坐在炕上,如今也简单的收拾了下自己,最起码的他这头发却是能见人了。

“将军快坐!”顾昭与李斋李奇见礼之后,做出请的手势。

李斋一笑,坐在一边的靠椅之上,四下打量。很快的,屋子里的门帘再次打开,四五位穿着水葱绿亮眼衣衫的小丫头,捧着点心,干果,茶水,落脚无声的进了屋子将东西放好,又倒退着出去。期间,无一人用眼睛打量客人,态度恭敬不失礼,一派大家族调理出来的气象。

顾昭与下属并不在一个屋子里,如今看到有客,便吩咐了一声:“奶哥,去请先生们下去吃茶松散,晚上再加班吧,都忙了一上午了,今儿中午加一钵羊肉羹给他们驱寒气儿。”

毕梁立点点头,转身去了边上的厢房,没片刻那边了无生息,却也无人从院子里出去,想是那边自有通道可供行走。

顾昭陪了几口茶,说了几句闲话,问了问城里军中的事儿,也谢了李斋送药的好意,于是转入正题道:“不知将军,今日到我这里,可有其他事情”

李斋点点头,放下茶盏笑道:“老弟是个聪明人,我的来意怕是你早就猜出来了。”

顾昭点点头道:“恩,这是来客颇多,李将军想是为了凹民女与退役老兵的结亲之事,不瞒将军,如今这是胜多粥少,要循循渐进的事儿。

您看,各地调遣来的凹民适龄女子要年后才到,如今我也是急得很,算来算去就是不够分配的,您的五军,我家从大哥到六哥,那个不掌兵?我是急得牙花子都疼了。”

李斋不接话,只是端着茶盏笑着听。

顾昭继续道:“昨日牙行的秘书给我出了个主意,说是如今乡下女子,才五贯就能买来,以往我最恨买卖人口!最恨离人子女之事!可如今都是顾不得了,因我这里有每户十贯的富余,咬咬牙,这等缺德的事情如今顾老七我也做了……”

李斋忽然打断顾昭的抱怨,笑笑道:“顾大人误会,某看来,迟饭早饭,早晚都是个吃。不满兄弟,今日我来也不是为了抢这头锅饺子,其实是为了旁个事情,我这事儿我家有,你家怕是也有的。”

顾昭面露迷惑,便问道:“却不知?是何事?”

李斋叹息一下道:“不满老弟,天承年前我是个听命行事的,大事情也不该我操心。可打天授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