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一个30岁左右的布衣汉子步入院来,身侧跟着一个眉目清秀的半大男孩,婷婷他们围在那汉子身边。

我迎上去,唤了声:“赵大哥!”赵大哥淳朴的脸上露出憨憨的笑容:“你来了,吃过饭了么?”“吃过了。”我边答边抬手摸了摸旁边那个男孩的头:“阿淳,今天上学好吗?”阿淳闪了下头,似是不喜我像待小孩似的摸他。我故意又揉了揉他的头,看他又怒又羞的样子,哈哈一笑,转头与赵大哥闲聊:“最近生意好么?”

“还可以,但赚得不多。”赵大哥边把一些包回来的吃食分给孩子们边说。

赵大哥名唤赵力国,本是个老实的庄稼人,不料一刘姓财主看上了他妻子,强以两袋白面买了去。他妻子不愿屈服,撞墙自尽。他也被财主的家奴毒打致重伤,靠邻居照顾才勉强捡回了条命。

赵大哥一路忍饥挨饿到夏都告状,哪知仅有的盘缠用尽也没有任何结果。一日饿晕路边巧被我救下。

后来我偷偷去那王财主家放了把火,烧掉了大半家业,把那财主心疼得几乎发疯,也算为赵大哥出了口气。只是他毕竟不同于那些老人孩子,日日无事终究耐不住,又没有了家。我一思量,便连盗了五家大户,凑足了银子,盘下了一家二层酒楼,交由赵大哥经营。

赵大哥感激涕零,却说什么也不肯当老板,只说是帮我打理。我便让他把赚的钱给李奶奶他们当生活费,他这才勉强答应。虽然那阵子因官差追查得紧,我不得不去无忧谷过了半个月风餐露宿的日子,待风声过了才回来。但看到赵大哥渐渐回到脸上的笑容,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我们一起回了屋里,赵大哥把一包铜钱递给了李奶奶,我将婷婷唤过来,问道:“我教你如何记账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啦,婷婷做得可好呢。”小丫头细声细气的回答,跑去拿来一本帐薄,边念边记:“四月十六,赵大哥拿回3两6钱。。。”

我满意地拍拍她的头,从袖中拿出今天的收获递给李奶奶,冲着婷婷说:“把我这份也记上啊。”

赵大哥与老人们说了几句,便去挑水劈柴,我要帮忙却被他推到一边,一回头却看到金淳一人走去了偏房,我跟了过去。

金淳是这帮孩子里最大的一个,年初我在路上看到他时他正被几个人围打,人已近乎昏迷却仍一声不吭。我拦下那几人一问才知竟然是他因为偷了几个包子,被食铺的人发现而遭毒打。我拿钱打发了食铺的人,将他带回交由李奶奶他们照顾。

金淳醒来后却一声不吭,只是要走。我耐心地引他说话,才知他住在附近村子,有个妹妹。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找了个后娘,后娘嫌他妹妹赔钱,便怂恿父亲将其卖到夏都,对他也是冷眼相对,常连饭都不给他吃饱。他不堪忍受跑出家,一路乞讨到夏都寻妹。没想到妹妹没寻到,却时常遭受欺负,连夏都的乞丐都欺他是外来人,抢夺他的吃食。

我听了暗叹了口气,知他妹妹恐是被卖入了烟花之地,便耐心开导他:以他此时的状态连自保都难,又如何救妹?金淳起初仍是执意要走,我将道理摆明后便给了他一些碎银,让他自己决定去留。金淳默默地发了两天呆,似终是想通了,留了下来,只是仍是沉默寡言,但我看的出他对婷婷小敏他们甚是温和,当成自己妹妹一般。

我送他和婷婷几个适龄的孩子去书院念书,有他带着婷婷他们我也放心多了。金淳很懂事,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每日下学后还会去赵大哥的酒楼帮忙。

院中其他人的境遇也与赵大哥和金淳相仿,都是身世凄凉的孤老幼童。

此时金淳进了侧屋,正研墨准备做今天的功课。我凑近想看,却被他躲开,我笑嘻嘻地看着他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呀。”金淳白了我一眼。

说实话他的功课可是比我念书那会强多了,有一次我想帮他对个对子,摇头晃脑了近一个时辰也没憋出下文。后来金淳就再也不让我“指导”他功课了,连婷婷几个的功课也都由他来督促。我估计我在金淳心中的光辉形象已彻底坍塌。好在还有婷婷小敏这些个小娃依旧对我十分崇拜,我也算稍得安慰。

我从怀中摸出一杆新买的毛笔;轻轻放在桌边;转身往门口走去;背后传来低低的一声“谢谢”;我笑着走出门;又去看了看卧病在床的孙爷爷,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便向李奶奶他们道别。

众人送我到门口,那帮小家伙更是扯着我衣襟不放,叫我常回来看他们。我笑着一一安抚,又嘱赵大哥不要太过操劳,这才出门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