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英殿夜宴 (第2/2页)

旁人些许。”嘉懿太后端坐金凤高座,并未多问半句,淡笑道,“裴卿落座罢,且看,尚有一人未到呢。”

裴岫垂眸谢恩,依言落座后,目光淡淡掠过其余官员。

华音递来一杯暖酒:“大人,已试过毒。”

青瓷杯盏入手尚温,裴岫将它捧在掌心,温暖麻木指尖片刻,才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暖意自手掌蔓向肚腹,浑身热融,裴岫搓弄掌心空瓷盏,下意识眯了眯眼。

年前大殷大败突厥,有功者皆奉命回京受赏。是以分明今日宫宴逢三令节首,却以赐帝恩为名,责令京中三品以上官员与待封赏之人在集英殿夜宴。

裴岫收回掠向满堂宾客的眸光,抿尽唇间残酒。

她已看过,三品以上官员皆在场。既如此,太后口中迟迟未到者,便是今日将受封赏者之一。

这些小将兵卒,好容易自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玉门关归京,合该把握宫宴这等良机,尽力得贵人青眼,封侯领赏才是。怎还有这般不上心的莽汉,敢教满堂候他一人?

不多时,鼓乐声泠泠奏响,舞女足踩曲音,袅娜身姿柔如杨柳,款款入殿。侍酒宫女奉来清酒,一一斟进各官员案上酒盏中。

裴岫面前,侍酒宫女屈身一礼,奉酒道:“裴大人,请。”

裴岫并不接过,酒盏搁在案上,华音自取银针试毒。

恰殿门口一阵吵闹,裴岫转眼望去。内侍领进一红衣青年,避过舞女直领到皇帝太后跟前。

青年人剑眉斜飞,行走间大刀阔马,大红斗篷迤逦出肆意风貌。到了御前,他朝高座贵人垂首行礼,大喇喇咧出个笑,“见过太后娘娘、官家,宋肃来迟了,恕罪恕罪。”

这句“恕罪恕罪”落下,席间似有噗嗤笑声,更有不少人被酒水呛咳出声。下首红衣青年俊朗面容逸气横生,裴岫细细瞧清,确认自己不曾识得,却生出几分熟悉感。

华音适时道:“大人,他便是那个冰天雪地里,下车同内侍争吵的莽夫了。”

先前在马车上,车帷落下后,裴岫曾同华音道:“那人也不知是谁?宫里哪个胆大包天的敢堂皇同贵人生事?他瞧不出内侍打得什么主意,故意留他在那处?不怕寒气便罢了,也不怕延误正事惹来怪罪,真是莽夫。”

原来是同一人。

若要问归京受赏之人中哪位声望最高?东都百姓皆认定了这一位没落宋府出的小将宋肃。

原因无他,这位小将曾在大破突厥关键一役上立下奇功。他本是十夫长,受命携十人趁夜火烧敌军粮草。岂料过了半夜功夫,他捧了敌方大将头颅归来,高呼已将敌将斩首。如此,敌军大乱,大殷势如破竹。

而后更有许多功绩,东都百姓几乎认定,宋家小将是位功夫可上天入地的活武仙。

传言将他捧得那般高,今日一见,却是这样行事。

裴岫正轻轻摇头,将华音新递来的酒盏递到唇边,欲要再饮新酒时,忽听得宋肃声音朗朗,“官家、娘娘,臣想讨一场恩典。臣先前路上为小内侍冲撞,想着训教两句便罢。谁料裴大人经过,不问详情,竟一言定音要将他充入掖庭。如此重罚,臣于心不忍,特为他求一条生路。”

席间众人听清内容,皆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