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杨锐去工厂会计那里交了自己入股未交的股金,最后还剩两百零九块的现金和三千块的未收书款,至于那个书款分成,因为还没有销售,不知道会有多少。拿着这些钱,杨锐想在这个时代我还是算个小康吧。

送完学生之后,又轮到送老师了,章太炎、蔡元培等都是江浙的,家离的近也走的晚。但小年都已过总是要回去的,就在回去的前一天来如意里找杨锐,这天晚上只听见外面有人喊自己,打开窗户才在黑暗中只听的是章太炎的声音:“竟成兄,我们大家晚饭未吃,特来找你解决啊。”

杨锐一听,也大笑说:“明年我去盘下个饭馆来,省的大家饿肚子。”然后就下了楼,这时才看清楼下诸人,蔡元培、章太炎、吴敬恒、蒋维乔、王季同、汪允宗,最后还有乌目山僧等人。见都是学社的人,也不客气,当下就拉他们去弄堂口的饭馆了,那老板见到是杨锐也不多问,知道这位老爷朋友多,学生多,银子也多,菜式什么的早就定好了,马上安排。

蔡元培拍拍身上的雪,跺跺脚说道:“竟成,明天我们就回去过年了,可就要留你一人在沪上了。要不跟我走,到我家过年去。”蔡元培见老是来杨锐这里吃饭,也不好意思,看着他只有一人在沪上,就想着请他也去自己家过年,以表谢意。

吴敬恒向来搞怪,听后笑道:“孑民真是的,竟成风流倜傥,又是年少多金,在沪上必定有红颜知己,怎么可能去你家过年的?”吴敬恒装的有内情的样子向大家告密。

杨锐哑然:“啊,稚晖兄你这么能这样,上次去花楼可是你带我去见识的,还说哪里的姑娘很标致,你不是要我不要乱说的吗,怎么自己在这里说?”杨锐是随口编个事情栽赃他。

果然众人惊呼:“稚晖兄,你怎么可以只带竟成去,不把我们当自己人了。”只有乌目山僧黄宗仰低头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吴敬恒见栽赃不成反被杨锐栽回来了,急急辩解:“竟成是在胡说,我正人君子哪有去什么花楼。再说哪有银子去?”诸人又是大笑。笑过之后,胃口特别的好,一顿饭吃的盘干碗尽的,杨锐本来要加菜的,蔡元培拦住不让。

接下来就是说一些学社的事务了,因为有乌目山僧拉来的赞助,学社的运行还是比较良好,学社现在有三百余人,加上女校那边,合起来就有四百了。这次大家前来,一是辞行,二呢是想邀请杨锐加入中国教育会。蔡元培介绍道:“中国教育会是年初三月由孑民、吴稚晖、章太炎和蒋智由等发起成立的,本意是教育救国,原先无意开办学校,可因为南洋公学退学学生无法安置,所以才建爱国学社以避免学生失学。也幸得乌目山僧佛法高深,说服富商善人捐款学社这才得以维持,总是天随人愿,学社办到现在还是有惊无险比较顺利。竟成jīng通西学、为人热诚,是以大家邀请竟成入会,望竟成不要推脱。”

听说是教育会,杨锐没什么心理障碍的,直接就同意了,因为年末的关系,是以要等到明年签名入会了,当晚宾主尽欢,走时杨锐拉过章太炎,塞了张票子给他,章太炎死活不受,杨锐小声说:“这钱是稿费,我正打算编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枚叔兄还要帮忙一二。”他只好收下。蔡元培见他们两拉扯,等走了一段问道:“你们俩干什么啊,拉拉扯扯的。”

章太炎把刚才的那张票子拿出来,看了吓了一下:“呀,一百块啊,竟成说是向我邀稿。”嘴上啧啧只响。蔡元培知道枚叔家不是很富,平时手头很是拮据,也从商务印书馆那边知道杨锐写书厉害,一本接一本的,挣钱不少,此时竟成他嘴上说邀稿,其实就是维护章太炎面子,借此接济一二。文人吗骨气是最重要的。感叹道:“竟成写书也是艰难,真是疏财重义啊。”

旁边吴敬恒听见了,说道:“我说让竟成入会是步好棋啊,学社现在学生渐多,经费不足,那若以后学社经费拮据的时候,竟成可以救助一下,省的学校难以为继的。”最近学生变多,但是捐款却没有变多,所以作为学监的他还是比较担心财务问题。深怕像学社开始时那样,一摊子人却没个什么着落。

第二十二章 践行2

蔡元培摇摇头说道:“我对竟成为人还是了解的,假使哪天学社真有什么困难周转不开,竟成就不是会员也是会解囊相助的,他来学社教书就是五班一个叫钱伯琮拉来的,说是他亲戚的房客。那时候我们素不相识却热心相助,酬劳什么的提都不提,足可见其为人了。”蔡元培想到学社开始时,和杨锐见面的情况。

章太炎这时把票子收好,心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