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部分 (第1/4页)

蒙古铁路是和乌兰乌德相连的,俄国那边也修谢缵泰知道,并且这也是他无法阻止的。毕竟那是在俄国国境线内,但听贝寿同说俄国已经修到了边境,他吃惊道:“怎么就修到边界了?我记得那边全是山啊。俄国人怎么修的这么快?”

“俄国人把西伯利亚还有远东的那些黄种人都拉来修路了,而且是不顾死活。”情报局俄国司司长何亚农说道。他山西灵石人。日本留学时入了复兴会,毕业后任军咨府第二厅第二科科长。后来安全局和情报局整改分立,第二厅被情报局收编,他这个第二科升级为第二司,依旧负责对俄情报。“现在铁路修成,修路工死了两万余人,达到了灭族的目的。”

虽然早知道的俄国人血腥,谢缵泰心中也是打寒颤,他有些焦急又有些无力的问向满屋子的参谋:“总参现在有什么对策?总不能看着俄国人进来吧!”

“重安先生,总参早就有对俄作战的预案,特别是在蒙古方向。”贝寿同说道。“俄军的增兵其实还是针对远东军区,而不是伊尔库茨克军区。铁路俄国人虽然修到了蒙古边境,但边境过后到库仑还有三百公里山路,以俄蒙公路这一段的路况看,他们最多派两到三个师入侵蒙古。在入侵蒙古的同时,俄国人的主力将集中于黑龙江,到时候他们会给我们一个选择,要么同意他们对蒙古的要求,以促成**立,要么就背后抽刀子,在我兵力捉襟的时候南下和日军夹击我东北军。

现在蒙古方向只有之前的林西独1旅,现在扩大为**立骑兵师,有一万五千人,其中有一个营驻守在俄蒙边境的买卖城,其他部队则分别布置在库仑以北的整个俄蒙公路节点上。而黑龙江及吉林,现在以动员预备役师参战的名义保留两个军六个师……”

听闻贝寿同说完己方兵力,谢缵泰脸色有些发白,他急道:“那俄国人呢?他们有多少人?会派多少人来?”

“蒙古方向大概在两到三个师,东北这边增兵之后初期能派出的兵力大概是十五到二十个师,后期则会增至三十个师。”贝寿同道。

“这……有胜算吗?”谢缵泰追问。

“按照之前的预案,东北这边是有的,但必须一次性击溃俄军,迫使其停战。蒙古那边则只能节节抵抗,以山地拖延俄军的进攻。”贝寿同道。“关键不在蒙古,而是在黑龙江,只要黑龙江这边将俄军击溃,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六个师能击溃二十个师?”贝寿同神色不惊,但谢缵泰脸色却越来越白。三个月的时间,久攻不下的日本已经把国内的二十五个正规师团的二十三个,十八个后备师团的十二个抽调到了辽东战场,也就是说,整个辽东已有三十五个日本师团;而复兴军,除了二十个正规师之外,还有二十个预备役师。可因为编制的不同,两者兵力大致相等。但因为复兴军要分守各处,这就使得堆积在防线上的兵力比日军少。不过好在辽东都是山地,日军这三十五个师团不好摆开,使得双方还是势均力敌的局面。不过如果北面忽然出现二十个师的俄军,腹背受敌之下,防线将有可能会崩溃。

看着谢缵泰越来越不安,贝寿同道:“重安先生,这六个师是上次经历过奉天之战的,也算是老兵了,他们或许在作战上会比正规师差些。但拼命的本事绝不输于正规师。再说先生已经来电要求我们集中兵力第一战就击溃俄军,空军和装甲1师现在已经北上了。”

“哦……他们北上了吗?那就好!”谢缵泰眼里忽然又了些神采,飞机和战车的威力他后来看了演习电影才知道的,按照杨锐所说的那种闪电战,也许六个师真的能击溃俄军二十个师。

谢缵泰重拾信心的时候,位于淳安的空军轰炸机部队正准备转场,从淳安到东北有一千多公里,部队是要经徐州、保定、赤峰才能抵达目的地农安,这座小城在宽城子北面六十公里处。距北面的松花江也只有七十公里不到。

考虑到遍及全国的洋教堂,保密期间部队要在半夜起飞,经过三个多小时飞行后在拂晓时降落,夜间飞行导航是最关键的。幸好飞艇部队已经总结出一套夜间飞行条例,无线电罗盘也越来越成熟,空军直接拿来用便好。唯一担心就是拂晓时天色不好,到时候油料耗尽不得不着落很可能会发生事故。

淳安空军司令部。轰炸机联队秦国墉少将一声报告,让正在屋子和政委讨论的潘世忠转头看了过来道:“子壮。进来吧!”

秦国墉表情严肃,闻言进入屋内,“报告司令,飞行员都已经动员好了,半夜即可起飞赶往徐州机场。”

“好!你坐吧。”潘世忠温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