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部分 (第1/4页)

正是这些‘规矩’让他不能到狼式坦克内去一探究竟。

这种处处有规矩的现状让富勒中校以为自己到了另一支法军而不是德军,并且自己还被这种军队所歧视。虽然英国陆军并不强大,但作为资深人士,富勒中校完全不似那些肤浅的门外汉一样以为德国陆军像齿轮一样严密运行,像齿轮一样严密运行的其实是法国陆军。只是,这支官僚习气严重的军队,虽然处处都有条例,但如果没有更高阶的军官在场,部队主官违反条例那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连带的,主官的友人或者被其认为是身份尊贵的人也能享受这一特权——这便是富勒中校认为自己正受到歧视的原因。他不被部队主官看成是友人,也不被他所尊重,所以没有违规的特权。

虽然最高领导者常常违反条例。但他的部下和士兵却必须严格尊重现有条例作战,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得变通!这也就是为什么开战之初,当德国人从比利时迂回时,洛林高原上的法国陆军面对着德国人的火炮和机枪,却以19世纪最好的队形出现在战场上,戴着白手套、修饰的漂漂亮亮的军官走在士兵队列前方六十英尺处,士兵则穿着暗蓝色的短上衣和猩红色的裤子。伴随着他们的是团旗和军乐队。(这样)能使敌人胆战心惊。

于是,遵照齿轮般严密运行的法国步兵的每一次进攻时,‘整个战场就立即完全被弹片所覆盖。倒霉的士兵像野兔般的打翻。他们都很勇敢,不断的冒着可怕的炮火冲锋前进,但毫无用处。没有一人能在向他们集中射击的炮火下活下来。军官们都是杰出的。他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约二十码处,就像阅兵行进那样安详。但是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见一个能前进五十码以上而不被打翻的。’

齿轮般严密运行的法国陆军完全没有权利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法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和行止于军中的各项条例,之前那些享有特权的部队主官在最高层的有效管理下,已经变成一个良好运作的齿轮。

而德国陆军,不去考虑这本就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每个邦国的陆军都有自己的特点;就以德军总参谋部的惯例,他们下达的命令只是原则性的,根据实现情况。主动的、艺术的、个人化的制定战术,完成命令是部队主官的特权。也正是因为此。开战初期德军迂回时并没有按照既定路线包抄巴黎,而是为了尽快围歼从洛林高原退下来的法军主力,在巴黎城外扫过;

同样,战争初期,驻守洛林的德军本应该按照计划撤退,将法国人吸入德国境内,以便于比利时迂回的德军包抄他们的后路,但,不像齿轮那般严密运行,甚至带着私心的巴伐利亚王储指挥的第六集团军,不但没有后撤,反而还在法军进攻失败后进行反攻,促使法军仓皇后退,进而使他们有更多机会跳出来自比利时的包抄。

再比如,在凡尔登会战中,接任小毛奇的德军参谋长埃里希。冯。法金汉,狡猾的用凡尔登为诱饵,集结了庞大的炮队,准备将受凡尔登吸引、被爱国主义鼓动而来的法国陆军一一用火炮歼灭,但,又是不像齿轮般严密运行的德军,再一次违抗总参谋部的命令,派遣步兵加入对凡尔登要塞的争夺,以致最后损失惨重;并且诡异的是,此事最后背黑锅居然是总参谋长法金汉,而不是违抗命令的现场指挥官。

以富勒中校的观点,法国陆军才是真正像齿轮般严密运作的机器,所有部队在行动前都会得到具体命令,不容违反;而德国陆军则是一群散兵游勇,总参谋部的命令需要和各个军团反复沟通,并且最重要是,命令或办法要被指挥官认为行之有效,才能得到最终执行。

而与军队风气相反的是,法国陆军军官已完全齿轮化了,他们少有自己的思考,即便思考真的存在,也被整个齿轮体系所不容。开战后法军长期拒绝使用榴弹炮,坚持75野炮正是军官们齿轮化的最好体现;而德国陆军军官个个都像是雄心勃勃的野蛮部落首领,他们渴望抢劫和杀戮,并且每次行凶之后都会总结经验,如果有效,那么这些行凶经验很有可能会在更高阶首领的支持下在各个部落推广。

中国陆军是一群德国人训练出来的,军队里德国风格非常明显,但在德国风格里却存在着明显的法式作风,这很让富勒中校疑惑,难道说中国人已经融合了德法两国陆军的风格吗?以他现在的立场来说,他讨厌法式作风,因为这给他带来了麻烦——昨天三国坦克越野障碍赛后,中国人碍于自己的‘规矩’,并不准备让他和埃蒂安纳上校参观狼式坦克,反倒把他带来的马克四型和赛犬、以及法国人带来的雷诺ft17看了个精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