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部分 (第1/4页)

,价格还是平稳的,谷子三十八每吨,那就等于一块九每担,合银一两三钱六厘。单看数字不会高,可问题是这是农户收购价,和以往相比真是天差地别,那时候高利贷一盘剥、丰收的时候粮商们再一压价。收购价连一两都不到。对于农民来说,真是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代了,皇恩浩荡真不是嘴上喊喊的。

杨锐随口的两句话让陈振先不知如何作答,前面那句根本就是错的。因为中国从一开始粮食产量就是世界第一,俄国即便是神武二年大丰收,算上马铃薯也只有九千六百万吨(四斤马铃薯折粮一斤);美国。即便战时大量种植小麦,其粮食产量也只有一亿两千万吨' 注111;而后面那句问百姓是不是能吃到肉。只让陈振先心里热流涌动。

“回总理,咱们的……咱们的产量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了。俄国现在战乱不止,美国今年粮食产量只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吨,没我们多。”陈振先道,“全国百姓不能说天天能吃得上肉,但只要离铁路线、离运河边不远的,总能花不多的钱吃上蒙古那边运来的冷冻肉食……”

真要扯现在的农村和以前的农村有什么不同,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多大的改善,那是扯上三天三夜都扯不完。杨锐对下面报上的东西根本、一概、完全就不相信,他早就想亲自去农村看看,只是大战没结束,一直没有时间;而杜亚泉此来不是做农民生活改善汇报的,所以两人同时咳嗽了一声,那陈振先才从冗长的介绍里惊醒过来。

“总…理……,”陈振先看了看杨锐,又迷糊的看了看杜亚泉,在其示意下终于想起此来的目的,立即道:“总理,农部提请重点组织商船运输粮食销售于奥斯曼、保加利亚、奥匈帝国这三国,英国人可以封锁北海,却没办法封锁地中海和红海。我国粮食销售到这些地方,不但可以使农民增收,还能获取黄金硬通货。”

陈振先一说黄金,杨锐眼睛就是一亮,“这个好!怎么刚才不说呢?”

“刚才不是有美国人在吗?”一边的杜亚泉道。杨锐第二次组阁,依然任命美国人裴义理为土部尚书,虽然他的专业只是种树,矿产和水利由丁文江和武同举在负责,但作为尚书他是要参加每月一次的部长例会的,除非这一天刚好是礼拜日。

“嗯。”杨锐点头,感觉这美国人确实是越来越碍事了。

他这边正想着,商情局局长俞子夷却道:“先生,现在战争结束,日本海军对商船队还有保驾护航的义务吗?”

“有啊,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钱都还没有结算呢,怎会没有?”杨锐有些奇怪,“你不会说我们和法国人意大利人产生什么冲突吧?”

“先生,不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法国人只对严惩瓜分德国有兴趣,对其他几个同盟国他们不在乎;意大利人不说什么事情都可以用钱疏通,现在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巴黎和会上英法会不会履行之前的那些承诺,让他获得亚得里亚海重港阜姆还有大片奥匈领土,”俞子夷道。“我担心的是美国。为了支援缺粮的欧洲,美国频频贷款给英法意三国购买粮食,国内不但要求国民省吃俭用,进行食物管制,还要求农场主扩大种植面积。

这就造成了现在的情况:一亿人口,可粮食却有一亿三千多万吨。人均一吨有余;而价格,即便土豆在战前。也要二十二美元' 注112,合四十四华元每吨;而小麦。根据神武六年美国政府的战时食品控制法,政府保证小麦的价格不会低于每蒲式耳两美金' 注113,美制一蒲式耳小麦为二十六公斤,粗算就是七十六美元一吨,合一百五十二华元……”

“居然这么贵!!”杨锐有些咋舌,他随即看向陈振先,道,“你刚才说小麦收多少钱?”

“小麦农户收购价每吨三十八华元。”陈振先道,他还要解释的时候。杨锐却看向了杜亚泉。

“价格差了四倍!即便运费有差距,可也不能……,也不能……”价格悬殊太大了,刺激的杨锐居然有些语无伦次,这他娘的太吃亏了。

“价格是相差几倍,可这价格是靠美国人的贷款维持的!”杜亚泉见杨锐瞪着自己,感觉很是委屈,“以商情局的统计,从美国宣战到现在。他给予协约国贷款购买本国农产品的钱就超过四十亿美元' 注114,是这些钱使得他们高价卖出了一千五百多万吨粮食。我们之前也曾要求户部对协约国各国放贷,但户部根本就不同意,我说了好几次最后说这事情是你定下的。说绝对不可对协约国放贷,除非抵押物是我国国内的外国资产。”

“啊!”杨锐本觉得这是商部失职,不想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