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部分 (第1/4页)

“这……”没想到杨度这么问,支秉渊摇头道:“杨总理说过,俄国同志想建什么就帮他们建什么,其他事情不必多说。”

“我明白了。”杨度自己问完也觉得不对,俄国人‘为何要大建工业?’,这不是被欧美诸国打得吗。他在欧战中退出战斗,不承认各国贷款、没收各国政府和商人的在俄财产。种种做法根本就不被各国政府所承认。虽然十一年起在中国的暗中帮助下他赶走了各国干涉军,可老是求助于别是不行的,在俄国布尔什维克看来,自力更生、自行生产才是立国之道。

明白俄国难以工业化的杨度对俄国微微放心,他又和支秉渊谈了一会才把他送走,可支秉渊一走陈去病就来了,他不知道杨度解开了担忧,只记得他在参观工厂的时候神色不对,于是一进来就关切道:“皙子中午不休息啊?身体不适吗?”

“有些问题不明白。所以请教了支博士。”杨度此时倒有些困,他打了个哈欠,道,“这总算解开我的一个疑惑。现在倒不想睡觉了。”

“解开疑惑就好。”陈去病大致知道杨度的担忧,但他在俄二十多年,对俄国的情况了如指掌。从来就不担心俄国的发展会危及中华,尤其是最近这十年。“皙子啊。今日参观完拖拉机厂,明日顺伏尔加河往下那就是得嶷海了。得嶷海是中苏两国的界海,这……”

得嶷海就是里海,这个名字来源于得嶷水:乌拉尔河。而之所以要用这些古称,据说是礼部一个叫张星烺的认为在祭祀天地、向老祖宗汇报工作情况时,老祖宗恐怕不明白这些地方到底是哪、中华国土几何,故而特意编译了一份古今中外的地名、国名、族名对照表,另外又写了一个简略的世界史在天坛祭天的时候烧去,以求为老祖宗全面科普当今天下之变化。对于礼部崇古复古的把戏,杨度是不在乎的,但老复兴会员陈去病却奉为圭臬——他就差点把伏尔加河叫成阿得水了。

“我此次就只是想看看援建的各大工厂,并不要往里…得嶷海那边去,”杨度转口道。

“不去看看行吗?”陈去病隐晦的说,他担心隔墙有耳。

“我看了也没用啊。”杨度早在大使馆就交待了此次赴俄的目的,他参观工厂是想知道当今俄国对中国的依赖有多深,如此面对斯大林才好开口谈欧亚运河。“再说国内给我的消息是很快就要……,这个时候我应该马上回莫斯科。”

陈去病隐晦,杨度对一些东西也未明言。其实现在已是神武十八年初夏,耶稣历1929,美国新总统查尔斯。盖茨。道威斯已经在一个多月前履任,他计划在下半年访问中国,以求中国扩大基建规模,进口美国产品以拉动越来越危险的美国经济。但纽约股市显然撑不到那个时候,特别是在杨锐的提点下,英法等国已准备趁火打劫,想着怎么大捞一笔。

“好。”陈去病捻着自己的胡子,笑着拿出一份地图道,他指着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道,“不过要注意东家准备在这里也……,在这花的钱就少多了,那怕要建七个(船)闸。可毕竟钱有限,他们大概只想建这个数吨位,”陈去病伸出五指,意思是五千吨,“对做生意来说,这个数实在是太小了,翻一倍才凑合,最好是翻十倍,所以这里想大建不太可能,毕竟是要建大(船)闸,同时其他诸多条件也制约着。”

“明白了。”杨度想到欧亚运河就心头火热,再想到刚才支博士所说的‘欧洲…三面环海’,觉得这运河要是通了,那中华也算是三面环海了。若自己能说服苏俄总书记斯大林,而国人也能像俄国这般以人名为城市和工程名,那欧亚运河以后说不定会叫‘杨皙子’运河,这可是百世之功啊。

杨度这个纵横家想到这些脑子就有些发热。再想到斯大林,有觉得信心无比——对于援助布尔什维克的中国朋友。斯大林接待时嘘寒问暖,极为亲切。这就让杨度产生了一些错觉……

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招待所内杨度想着斯大林同志,而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内,斯大林同志也想着他。

只有一张桌子和数张椅子、墙壁上加挂了伟大革命导师李宁同志像的斯大林办公室内,全国政治保安总局局长维亚切斯拉夫。鲁道佛维奇。明仁斯基正站在斯大林办公桌前汇报。“……,斯大林同志,随着这段时间的了解,中国特使并无其他计划,他就是去参观一下援建工厂的。”

“不,维亚切斯拉夫同志。经验告诉我这个人是杨竟成的亲信,他不会仅仅来参观工厂的,而杨竟成虽然卸任,可权力还在他手上。”斯大林习惯性的咬着烟斗、喷出烟雾,他左手按在桌子上,右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