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从政多年的苏东林不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是这家伙私心贪欲太大,想耍耍自己的威风顺便从里面收点好处:巴结我给我钱,我就认你们的账还你们的钱,否则免谈。

肖国华越想越生气,心里不由得把苏东林狂骂了一通:“你这家伙实在太蠢了,就他妈的知道捞钱。……,哎,我将韩军调走。把这个家伙放在这里,是不是走错了?”

从这一刻起,肖国华心里不再把苏东林看成自己的得力干将,觉得这家伙的出息也就这么大。不值得自己倾力想帮。

处理完农民闹事,郭亮又按苏东林的安排开始接待上级派来的采访团。因为庄青山的父母已经到了部队,他们在这里主要挖掘庄青山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经历,挖掘他在周围邻居中的闪光点。

郭亮不得不佩服这些记者的敬业,庄青山小时候帮邻居赶过一次偷食的野狗、帮女同学背过一次书包的事都被他们兴奋地记在采访本上。至于与同学、玩伴打架的事更是紧追不放,还追问一些人,询问那些被打的人是不是欺负了其他同学,那意思明显是想把庄青山小时候顽皮的事情往见义勇为的行为上靠。

倒是有一个老实的农民笑道:“青山伢子小时候力气大,尽是欺负其他小朋友,好几次都把我家小闺女打哭了呢。”

对这些记者们不感兴趣。都笑了笑,并不记下来。

陪了他们好几天,为了他们吃好住好想尽了各种办法,在星期五吃完中饭后总算把采访团的这些大爷给送走了。回到单位上班没有多久,后勤部通知大家领取过年物资:一箱植物油、一袋鱼、一篓水果。郭亮见党政办的人都是年纪大的。就和刘伟等二个年轻人一起到后勤部去搬运。

刚出电梯,镇长郑严庆正从外面进来,他主动招呼道:“小郭,到哪里去?”

郭亮回答:“去后勤部领过年物资。”

郑严庆有点惊讶,笑着问道:“呵呵,你主任亲自去领?……,对了。今天回县城不?正好我也去县城,可以帮你带东西。”

郭亮一听正好,连忙说道:“那太谢谢了。我正愁拿着这些东西不好处理。”

在分发过年物资的时候,领导和职工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样,只有正式工和临时工有区别。以表现公平、一视同仁。他在镇里不开伙,吃饭都在食堂,除了水果外,其他物资对他而言相当于累赘。而他在镇上的几个朋友都有分了这些,只能把它们拖到县城送给舅舅外公他们处理。

郑严庆说道:“举手之劳。在路上,我也正好多一个说话的人。你什么时候能离开?”

郭亮道:“就看你什么时候方便,今天我手头的事不多。”

郑严庆说道:“那好,等走的时候,我打你电话。”

坐在郑严庆的专车上,郭亮才知道镇长大人是想笼络他。一路都是在夸奖郭亮做事有方法、有原则,不愧是领导重视的后起之秀。

郭亮开始的时候有可无不可地听着,对于郑严庆伸出的橄榄枝抱着一种欣然接受的态度。自从他看了那封来历不明的匿名信之后,他就知道梅山镇存在一股倒苏的暗流。如果信上的那些资料递交到上级领导手里,而上级领导又决心查实的话,苏东林下台是指日可待的事。

苏东林下台后,面前这个镇长大人就有可能接任一把手,如果接过他手里的橄榄枝,那么自己在梅山镇的日子就好过多了,至少没有人敢埋没自己,镇长助理转为副镇长也指日可待。

可随着谈话的深入,郑严庆为了更加让郭亮跟着他,成为他的小弟,慢慢抬出了他后面的人物——县长张春秋,这才使他警觉起来。

镇长跟县长关系好,这很正常,毕竟都是政府一条线。郭亮在此之前也能想得到,但他没有想到的是郑严庆要将他拉入张春秋的圈子里。虽然郑严庆没有直说,但话里的意思就是让他加入张春秋的圈子和现在的肖国华争权夺利。

接受好处可以,付出代价的事郭亮就有点敬谢不敏了。现在他认为自己还是一棵幼苗,不具备和别人争夺的力量,更不想当炮灰。虽然郭亮现在是镇长助理兼党政办主任,但县委书记、县长等人在他眼里还是山一般的存在。如果要辗死他,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自己不掺和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斗,即使运气最差,几年之后转为副镇长也是板上钉钉的事。相反,如参与争斗,成功了。自己一个小马仔分不到多少胜利果实,也就最多提前一二年转为副镇长而已。但是,一旦争夺失败,自己肯定是替罪羊。第一个倒霉。肖国华成心要撸掉一个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