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乐彬道:“按理说刘友树在基层干了好几年,还立过功,应该提拔了。可是每次都阴差阳错没有搞成,城管委新成立,缺兵少将,我把刘友树借调到办公室,给文字材料把把关,搞搞统筹管理。”

王桥道:“友树协调能力强,工作负责,应该能把办公室搞好。”

乐彬原本对分配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新人来委里任副职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见面后才知道是原来旧乡的刺头王桥,不算才出道的新人,抵触情绪消解了一些。虽然王桥在处理化粪池外溢事件时不是太圆滑,可是有勇于担当,勇气对于城管委工作是很重要的,这让乐彬的抵触情绪消解了一半。

餐馆门口,刘友树一直朝城管委方向张望,见到乐彬身影,迎了过去。

乐彬道:“给你介绍一位熟悉的新朋友,王桥是城管委新任的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桥主动伸手,道:“你好,友树。”

刘友树结结巴巴地道:“你大学刚毕业吧,分到城管委?”

王桥道:“毕业后分配到昌东,才到城管委上班。”

乐彬介绍道:“小王主任是选调生,带职安排到昌东。友树和小王主任是老朋友,中午得多喝一杯。喝醉了,下午回家睡觉,不用上班。”

刘友树从旧乡镇借调到城管委,实质上是变相调到城管委,为了此事全家人庆贺了一番。人的大部分快乐和不快乐都源于比较,没有王桥作为参照系,调进城的刘友树很快乐,有了这个参照系,他的快乐便打了折扣。

服务员将大盆小盘的山南菜陆续端上桌,堆得如小山一般。

乐彬大声地发动群众,“今天是为小王主任接风,大家一个一个过来敬酒,作自我介绍。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百七十章夜探

办公室主任邵林森知道借调刘友树意味着什么,脸色难看,闷头抽烟,在心里骂道:“妈的,乐彬早就想好了要调刘友树,否则借调手续不能这么快就办下来。你不用我,老子还不愿意侍候。”

按着昌东习俗,凡是有新同志报到或者老同志调离,同志们都要在酒场上对主角进行合理围殴,一直到大醉才罢休,喝得越醉,新同志或是老同志才会对这一天印象特别深。众人喜滋滋地响应乐彬的号召,积极踊跃地开始敬酒。

王桥对于今天这顿接风酒有大醉一场的心理准备,来者不拒,一口气喝了二十来杯。这二十杯昌东高梁酒下肚,肠胃里开始翻江倒海。王正虎眼见王桥脸色不对,道:“小王主任,赶紧吃点菜,胃里空空最容易醉酒。”

王桥舀了一碗鸡蛋面,呼噜呼噜吞进肚里。

鸡蛋面刚刚进肚子,第二拨敬酒随即开始,王桥喝了七八杯酒以后,捂着嘴朝门外跑去。在卫生间,混合着面条、酒精和胃液的呕吐物不可抑制地喷射出来。他再次坐回餐桌时,眼睛血红,面部肌内僵硬。

乐彬问道:“还能喝吗?”

王桥强忍着醉意,点头道:“还能喝几杯。”

乐彬喝了酒以后话就比较多,唠叨道:“在城管委工作,每天面对最基层的老百姓,处理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必须要得到各方人士的帮助,从这个角度说,会喝酒在工作中有优势。我们基层干部认为能喝不喝的人是不耿直,不能喝总是喝醉的人是没有节制。小王主任,我们再来碰一杯。”

这一杯酒下肚,王桥只觉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从腹部升起,来不及到卫生间,转身对着角落的垃圾筒一阵狂吐。

王桥吐得越狼狈,各科室、事业单位负责人笑得格外开心。

在充满酒精味道的欢乐气氛中,王桥正式成为了城管委的一员。

王桥被同事们扶到电力局家属院。

他意识还有几分清醒,坚决不让同事们扶自己上楼,站在楼梯口不停挥手:“你们走吧,我能行。”

刘友树道:“你行不行?”

王桥喷着酒气,挥着手道:“女人不能说随便,男人不能说不行。友树,我肯定能行。”他强撑着身体,一步一步往上走。

刘友树站在楼下看着醉态可掬的王桥上楼。

数年前,刘友树利用牛清德的关系由旧乡学校调到旧乡镇政府,而王桥不是旧乡牛背砣过着悲摧的日子。进入旧乡以后,刘友树在一次抢险救灾中与党委书记乐彬走到了一起,关系逐渐密切起来,却与镇长蒋大兵渐行渐远。第一次提拨受挫,让他意识到自己改换门庭是一个错误。刘友树意识到犯错以后却无法再改变门庭,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