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 (第1/4页)

江老坎道:“这个小河没有什么污染,能够钓鱼。只是鱼不多,得有耐心和技术。”

王桥道:“那就找几根竿,我们去甩两杆,钓鱼晚上吃。”

江老坎道:“桶里还有两条鱼。晚上够吃。”

王桥是河边长大的孩子,素来不喜欢吃池塘鱼,道:“你那些肥鱼,不管加多少佐料都有饲料味和土腥味。我去钩两条河鱼,亲自操刀,味道绝对霸道。”

在江老坎去找鱼竿时。王桥与邱洪坐在一起聊些知心话题。

邱洪用手解开领带,道:“以前读大学的时候,我就习惯了打领带。到了阳和工作后,经常朝村里跑,反而把以前在大学的习惯完全搞掉了,整天穿得很随便。现在到了邓书记身边,出入正式场合比较多,必须要穿西服打领带,太憋气了。”

王桥看着自己满是泥土的运动鞋,道:“我们很难改变环境,必须要适应环境。放心,很快你就重新打领带,到时没有领带反而若有所失。”

邱洪取下领带,放在随身带的包里,感慨道:“人真是现实动物,以前在阳和镇工作的时候,找朋友被人嫌弃,屡次谈不成。现在调到市委办就成了抢手货,给我介绍朋友的人不少,介绍的都是条件不错的人家,我看过几张照片,说实话,漂亮得我直流口水。蛮哥,你说我要找那一种女孩?”

王桥想起自己的遭遇,不停地摇头,道:“我这人没有女人缘,这个参谋当不了。”

邱洪脑子里浮现起李宁咏的形象,道:“我和李宁咏当过一段时间同事,说实话,李宁咏工作能力很强,为人处事也不错,你们两人没有成功,真可惜。我有一次在吃饭时无意中提到你,她还很愤愤。我觉得她很愤愤就说明还没有忘记你。”

王桥想起邱宁勇不怀好意的行为,道:“我们两人没有任何可能性了既不成为朋友,也不成为敌人,就成一个陌生人吧。”他不想多谈男女之事,道:“邓书记对今天现场满意吗?”

“肯定很满意,否则不会主动要求留下来住一晚上。我陪他有一次去调研,有一个单位居然对单位有多少党员答不准确。邓书记也不客气,批评一顿后,坚决不吃饭就走。”邱洪见院子里没有外人,将板凳拉到王桥身边,低声道:“静州和昌东都缺政府主官,估计这两个地方的政府主官都要由分管党群的副书记来出任。”

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消息,静州分管党群的副书记是邓建国,昌东则是华成耀,这两人如果成为正职,对王桥是有利的。

王桥压低声音:“真的?”

邱洪道:“市里的消息是偶尔知道,县里的消息比较确定。”

王桥道:“对于我来说,这事就太凑巧了,市、县、镇三级政府主官都曾经担任过副书记。”

邱洪点头道:“果然如此,还真是巧。你这个位置相当好,平时要多给邓书记汇报。”

王桥伸手与邱洪握了握手,道:“我们都要努力。一起进步。”

两人正要深入地谈,江老坎提着鱼竿来到院子里。鱼杆是那种竹子做的简易杆,恰好是王桥喜欢的类型。

王桥提着鱼竿,又将竹编的鱼篓挂在腰间。顿时化身为一个渔家子。

行走在河边,晒着还算温和的太阳,看着田园风光,想着邓建国要由副书记提升为市长,王桥觉得生活还是不错的。

河边有几个村民在钓鱼。见到王桥来了,都过来打招呼。这几人都是三社河西的村民,早就盼着修这条路,如今修路终于有了希望,他们自然高兴。

聊了几句,江老坎带着王桥和邱洪到老窝子,洒了些加有酒糟的饵料,三人便开始正式当起渔夫。

坐在河边,嗅着青草香味,盯着浮瞟。时间就一点点过去。一个小时后,王桥钓了三条鱼,收获不错。邱洪平时很少钓鱼,偶尔钓一次都是在池塘,与王桥相比就显出了技术差距。由于邓建国还在江老坎家里睡觉,王桥和邱洪不敢在河边呆得太久,当王桥钓起三条鱼后就收了杆。

江老坎对河边钓鱼的村民道:“王镇钓的都是小鱼,晚上不够吃,你们整两条过来。”

几个钓鱼的村民就提着桶、拿着鱼篓过来,让江老坎自己选。

王桥在河边给黎陵秋打电话:“黎书记。你过来没有,没过来更好,你记得带几袋昌东酸菜,晚上我给酸菜鱼给大家吃。还有。割点猪肉。”黎陵秋笑道:“王镇,你这个单身汉会做饭?”王桥道:“不仅会做,水平还可以。”黎陵秋笑道:“是不是哟?”王桥道:“晚上尝一尝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