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穆清下马往草里行了一段,果然草长得极高,将及她肩膀处。她抬头向来处望去,鲁阿六等三人皆下了马,背对着她的身影没在草丛中。

她也不扭捏。三两下脱去身上的男子单袍。打开包袱,抖出一袭突厥人的行头,手脚麻利地穿戴妥帖。再次翻身上马。虚扬一鞭,朝着王庭驰去。

四人靠近王庭时,戍卫的突厥人上前盘问,穆清全然不懂突厥语。引路人叽叽咕咕地解释了一阵,其中一人便返身向大帐跑去。

不多时自大帐内走出一名同穆清装扮极似的侍女模样的女子。匆匆跑来,又同那戍卫嘀咕了一阵,戍卫拦下鲁阿六等人,只指着穆清一人向内挥手。那女子挑剔地上下扫视了她几圈。肃声向穆清道:“你随我来。”说的竟是汉话。

鲁阿六哪里能放心教她独身前往,待要上前,戍卫作势便要抽出弯刀。凶神恶煞地一阵怒斥。引路人忙解释道:“公主只许她一人入内,要咱们在此候着。”

“你且安下心。在此候着便是,想来公主金贵,外男不见也是有的。”穆清柔声安抚几句,转身随着那名侍女走向那顶堂皇的王帐。

乍见义成公主,穆清倒颇为意外。原以为大隋的公主,又是始毕可汗近身的人,必是要骄奢金贵些的。待入内见了,哪里有甚么骄矜的大隋公主,分明便是一名普通的突厥贵妇人,只身量较突厥妇人纤小些,冠带上珠饰环绕,华贵尽显,却掩不住她满面的憔悴。

“你瞧着我可是苍老?”义成公主忽出声自嘲道,“这草原上的风吹得人心都苍凉了,更何况面容。”

引她前来的侍女,挥手摒退了帐中一应人等,穆清自觉失仪,忙俯身见礼,“民妇顾氏见过公主。民妇自云将军帐下来,受托于唐国公次子,李氏二郎,特来向公主问安。”

义成公主抬起眼,细致地打量了她一回,似是很清楚她的来意,了然地点了点头,“唐国公……他们,怎遣了你一介女流前来?”

穆清歉然一笑,“问安请好自然是妇人间的酬酢,再者男郎们来来去去只知晓搏杀政论,如何能领会公主心境,更遑论解慰公主之心了。”

义成公主欣然点头,又仔细瞧了她几眼,问过她的出生来历,年纪家乡等细琐事,不觉对她心生爱惜,招手唤她近前坐着说话。

穆清上前侧坐于羊毛毡毯上,一一答着她的问。义成公主所问的,竟全绕不开一个思乡的意思去,穆清心内隐隐猜到她缘何要冒险,将始毕可汗欲对杨广不利的消息传递出去。

当下她暗自拿了主意要博上一把,押对了,雁门之围立时可解了,押错了,她不敢想押错了,只能全力赴之。于是她细细地将都城一应琐碎答予她听,字字句句见有意引惹得她愈发思乡情切。

估摸着火候正当时,穆清突然径直道:“寻常人家嫁去夫家的女儿,隔个一两年尚要回母家省亲探望,公主远嫁突厥多年,怎不回京望探望探?也好一解愁思。”

义成公主登时便落了泪,却不作答。穆清提吊着一口气,默默的等着她的回应,这一注是否押对,瞬息便可揭晓。

过了许久,待义成公主慢条斯理地掖干眼角最后一颗泪珠子,闭上眼,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幽幽长叹道:“这人兽混居的地方,再不能往下捱了。我原不是大隋的甚么公主,因和亲匆忙间册封,即便如此,自小也是浸润妇德女道,明辨礼仪廉耻的。及到此地,虽贵为突厥可敦,可他们,他们却在启民可汗薨逝后,逼迫我再嫁于其子……”

义成公主哽咽了声音,再度落下泪来,懊丧低呜道:“北地风疾,时年难捱,可怜我未及而立之年,却已似老妇,如今日夜祝祷,只求将来能叶落归根。”

无错了,这一番话,正中了穆清的心怀,她起身再次向义成公主俯身,却不低头,反仰头灼灼直视她,“公主可愿归去?”

兴许义成公主等的亦是这一句,她几下拭去残泪,正视着她,断然道:“我可助主上脱困,只要他应准了,待他突围回了京,定要设法将我接回。”

“民妇不敢替主上胡乱应答。”穆清紧着道:“只一桩,公主若作了,主上感念公主恩德,说不准何时有回报,公主若袖手旁观,一旦主上侥幸逃脱,日后便再无公主的好。”

义成公主夷犹不定,踟蹰半晌,终咬下牙,“好!我便随你走一遭。”

当下她换过衣袍,差人牵来马,匆忙就要出帐。

穆清放下高悬的心,可算是未辱使命。她心中详尽梳理方才种种,幸而义成公主思乡至深,且心府并不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