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尽湿了一方绢帕,仍不停地往外冒。

他牙关紧闭,面色铁青,意识昏乱,这形容教人瞧着犯怵,叶纳不禁问道:“这能熬得过去?”

穆清并不说话,只点点头,赵苍说能,便不会有错。

又行了五六十里,已是高墌地界内,再往前行恐是要遭遇薛举的十万大军,李世民犹昏迷不醒,杜如晦便与刘文静商议着,暂先在此处扎下营地。

趁着天色尚明,兵将们自搭好了营帐,又支起大帐,将李世民安置在大帐内。

叶纳一心挂念着庾立,避开人处,忍不住向穆清打探,“原就说定的,要绕开薛举的大军,直接奔袭金城,如今怎么……”

“这出长安才三四百里,已有薛军直冲下来,眼下的情势,绕是绕不开了,若咱们绕了道一走了之,那长安便少了一道防守,薛军指不定就径直攻城去了。”穆清直言道,也不知她能否明白个中的错综复杂,见她眼中泛起失望,穆清忙又添补道:“薛举率军远离金城,全副的精力尽在高墌,无暇顾及金城郡中的种种,阿兄必然还是安稳的。”

有了这一句,叶纳才重又平下心气儿来。

在大帐坐守了一阵,英华端着两碗汤药进来,一碗径直递给了穆清,“赵医士给的,阿姊快饮了。”另一碗却端在手中扭捏不前,“这一碗是二郎的,阿姊你喂予他吃了罢。”说着将汤药碗往叶纳手中一推,扭头便跑出大帐。

穆清暗自想着,这般也好,两人不必太过亲近,于英华于二郎皆好。李世民牙关紧缩,喂进汤药也极是不易,两人七手八脚地好容易灌了大半碗进去,不觉天色已暗沉下来,穆清唤进两名玄甲郎守着,便各自回帐歇息去了。

叶纳与英华一帐,穆清同杜如晦同帐。营帐对她而言,早已不陌生,杜如晦尚在刘文静帐中议事未回,她便甩去脚上的窄靴,和衣而卧,疲累至极,只一两息的功夫,已沉沉入睡。L

☆、第一百七十章 金城离殇(五)

翌日清早,穆清睁开眼时,阳光已在帐外闪耀,帐内空荡荡的与昨晚如出一辙,无丝毫的变化。简易的桌案上,昨晚她替杜如晦留着的那枚干胡饼,仍旧在那处躺着。可见他昨晚彻夜未归帐,她叹了口气,晃了晃有些眩晕的脑袋,自起身梳洗。

帐外一片宁静,除开结队巡视的兵卒,其余皆有各自管带的郎将们约束了,在各营中待命。穆清走出营帐,舒展了一番松散的筋骨,不知是因一夜好眠,还是赵苍送来的汤药的缘故,此时倒觉着神清气爽,身子也活泛过来。只是心口某处空落落的,不可抑制地惦念起长安宅中那肉嘟嘟的小四郎来,脑中不由将他稚嫩白胖的小模样细致地勾勒了一遍。

自顾自地出了半晌的神,她才猛然觉察帐门外立了两名玄甲郎戍卫,回头扫看了两人一眼,其中一名竟是那鲁阿六,正眯眼笑着向她点头招呼,穆清微微一怔,记得不错的话,鲁阿六入长安后便因战功升作队正,守备戍卫的事,早已不用躬身亲为。

“鲁队正辛劳。”穆清微微欠身,“军营腹地中能有甚么危殆,还要动用玄甲郎守备。更要鲁队正亲自来守,实是过意不去。”

鲁阿六粗哑着嗓子笑了几声,“某是自请了来替杜先生与七娘戍守。”

穆清深感他的重情重义,当下也不同他摆那些个虚客套,“有鲁队正在这儿,最是令七娘安心不过的,这便又要再劳烦鲁队正一遭了。”

正说话间,一名兵夫自大帐那边跑来。上前向她拱手礼道:“请顾夫人挪步大帐,殿下已醒。”

待穆清进到大帐时,帐内已有了不少人,李世民醒是醒了,人却依旧瘫软在卧榻之上,眼中似蒙了一层灰蒙蒙的阴翳,费力地与人说话。英华倒是未在跟前。颇令她意外。

赵苍拭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收拾起散乱在桌案上的医笥杂物。众人的注意力皆在李世民的面色行止上,穆清信步走到赵苍身边,“二郎目下甚么情形?”

赵苍压低了声音道:“人是转醒了。却只是暂时。待到日暮时分,寒热必定反复。若在长安倒也不打紧,仔细料理便是了,身在军营到底简陋。不免短了几味药材,某也只能尽力而为。”

“七娘。”穆清正侧耳全神倾听赵苍说话。忽然一道飘忽的声音传来,“可是七娘?”

穆清听他唤,忙抬手止住赵苍,笑着上前应答。“二郎醒了?可算是缓过来了。”

李世民费力地抬手挥了挥,便有亲随走上前,将那些前来探望的郎将幕僚们一一往大帐外请。诸将识趣儿地纷纷说了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