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部分 (第1/4页)

但现在,“父辈的旗帜”上映了,却让美国观众感觉不满意了。特别是对比“硫磺岛来信”的设定,这引发了无数的诟病。这也让梦工厂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很快,“父辈的旗帜”和“香水”这两部先后上映的作品就被放在一起进行讨论了。专业评论普遍认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用力过猛,导致整部作品不近人情,反而在主题思想上落了下乘。相对而言,“香水”的客观冷静一度被认为太过冷血。现在看来反而是延续了埃文…贝尔一贯的客观视角,将整个故事的jīng髓都表达了出来。

几乎是转眼之间,关于“父辈的旗帜”的口碑势头就戛然而止,并且以一种看得见的速度在下滑,虽然专业电影评论还是层出不穷,但对于电影主题的诟病却源源不绝。

相反,“香水”的口碑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进,许多观众都再次走进了电影院,对于电影争议的焦点——道德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在埃文…贝尔的镜头之下,所有的谋杀都被用美到极致的手法表现了出来,这种残忍到了极致的冷酷其实并不是一种赞美,而是对于电影最后香水功效的一种升华。观众对于“香水”的感官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一点点上升,而专业评论的讨论也呈现出逆袭的态势。

以“村之声”、“纽约时报”、“电影评论”、“时代”、“新闻周刊”、“娱乐周刊”为首的一批媒体,对于埃文…贝尔在“香水”这部电影中展现出来的**水准,还有对于电影主题的深刻理解,堪称经典。评论界认为埃文…贝尔有望成为马丁…斯科西斯问鼎奥斯卡小金人最强大对手的声音正在一点一点往上扬。

“父辈的旗帜”大热的声音正在冷却,“香水”的呼唤声则在悄然上扬,这种局面实在是出乎了大家所预料。

与此同时,“绝代艳后”也引发了媒体的激烈讨论,争议之剧烈比“香水”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方面认为这部电影就是“自娱自乐、不知所云”,一方面也有媒体拥戴为“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将创新进行到底”。不过相比于“香水”电影质量的一片赞誉,“绝代艳后”的争议就是来自于电影本身,普遍观点认为这部电影没有当初“迷失东京”的灵xìng,让人颇为遗憾。

至于“夹缝求生”,虽然汇聚了约瑟夫…费因斯、亚力克…鲍德温、格温妮丝…帕特洛、安妮特…贝宁等大牌,但是口碑却是一塌糊涂,甚至有评论已经迫不及待地为其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实在很是糟糕。

十月第三周的北美电影市场着实让人意外,“香水”蝉联冠军,并且在口碑上对“父辈的旗帜”发起冲击,逐渐迎头赶上,大有要超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直接追击前方“无间行者”的势头,绝对是媒体之前所没有预想到的。

接下来的十月最后一周,“电锯惊魂3”遇上了万圣节档期,自然是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三千三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轻松问鼎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

口碑开始逆袭的“香水”自然是不示弱,百分之二十五的票房跌幅让其本周再次拿下一千六百五十万美元的成绩,占据亚军宝座,累积票房七千万美元,距离一亿门槛已经并不遥远了,看来,法语对白的“香水”果真要逆天了。

除了这两部作品之外,紧随其后的“无间行者”、“致命魔术”、“父辈的旗帜”等作品票房都未能过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七间电影院限定上映的“通天塔”,并没有能够重现戛纳电影节口碑逆天的态势,在北美反而是陷入了毁誉参半的境地,甚至比“香水”还要糟糕。如今,“香水”的媒体综合评分已经悄然往八十分方向攀升,但是“通天塔”却连七十分的门槛都没有能够触摸到。

从现在的评论来看,“香水”在道德标准上的争议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关于电影本身对于人xìng的挖掘、社会的探讨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一瓶香水,代表的是人类的yù。望,更是整个社会利益驱使的黑暗面。这一份举重若轻的深刻,在埃文…贝尔那“美到令人心悸”的镜头之下,实在是回味深长。

十月的票房大战落下帷幕,“无间行者”一骑绝尘,以交口称赞的姿态一路奔向即将拉开帷幕的颁奖季;“父辈的旗帜”马前失蹄,口碑的上下浮动和观众的诟病,前景顿时变得不明朗起来;“通天塔”毁誉参半,依旧保持着冲击颁奖季的希望。

反而是“香水”,在争议之中悍然前行,“滚石”大胆地将影帝头衔按到了埃文…贝尔的头上,而“电影评论”则认为埃文…贝尔将会是最佳导演的最有利竞争者。整个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