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唐态度,谈判僵局 (第1/1页)

这边,面对李世民的询问。 苏秦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面朝李世民,微微欠身,再一次的拱手,声音洪亮无比响彻四周:“唐夏两国,本为一家,素来友好,互为兄弟之邦!” “今我大夏新帝初登大位,实有敦睦邦交之心,为了加固唐夏联盟,愿和大唐签订互不侵犯之友好盟约!” 苏秦的前面一番话,其实说得并没有错。 这大夏和大唐的先祖,在八百年前还真就是一家。 两国初代先祖,乃是一对兄弟。 跟随着初代大周天子,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 但可惜,大周天子分封天下,大夏先祖得以封地江南,成为诸侯王。 而大唐先祖,当时跟随着隋国先祖麾下,只是被封为了隋国的一个上卿。 直到二十余年前,有了些许的机遇。 李渊以唐国公之位,从大隋脱离出来,建立了大唐。 此后,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如今国力在中原五霸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如此算来。 大唐和大夏的两个李家,的确是扯得上关系。 但是足足八百年过去了,这点所谓的血脉牵绊,早已经是随着时间消逝得一干二净了。 再说了。 如今这中原五霸的各国皇室,素来有和亲联姻的习惯。 哪一家不是沾亲带故? 真要扯起来,哪一家都是能扯出点关系来。 不过是一些场面话罢了。 所以,在场大唐众人都并不在意。 至于所说的什么盟约,则更是不放在心上了。 然而下一面。 苏秦却是面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太上皇李渊,再一次的拱手:“此次外臣前来,陛下除了商议和唐夏结盟之事外,特此命外臣,向大唐太上皇,带来了敬意!” 这话一出。 一旁的李世民神色未变,却是微微低头,眯起了眼睛。 倒是一直是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太上皇李渊,却是眉头一挑,缓缓抬起头来:“你大夏这新帝好生有意思,如今朕已然退位,吾儿世民才是这大唐之主。独独向老夫带来敬意,却为何不向我儿带来敬意?” 当是时。 所有的大唐中人都是默默地抬起头来,将目光望向了一旁的苏秦。 天下谁人不知道。 当今大唐天子李世民,虽然允文允武的一代贤主。 但是,这上位的事迹,却是不怎么光彩。 八年前,在皇宫玄武门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一直是大唐国内的禁忌。 大唐上下对此,莫不是讳莫如深。 李渊名义上是主动让贤禅位,传位给了身为大唐二皇子的李世民。 但是这主动二字,真的是主动吗? 正因为如此。 李渊和李世民这一对父子。 彼此关系之间,却是有着那么一丝微妙的。 此刻苏秦这简简单单的一句,颇有些挑拨离间之意。 见得大唐众人突然锐利起来的目光。 苏秦却是笑着摆了摆手:“诸位误会了!大唐太上皇当年,曾出使到访我大夏,和我大夏先皇宣帝相交甚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只可惜,先皇在数年前亡故,未能和太上皇一叙旧情,一直引以为遗憾。所以,我新皇便令外臣,为太上皇带来的问候。” 话虽然是这么说着。 但是这边,李渊脸上的神色,却也只是稍稍的缓和。 瞥了苏秦一眼,淡淡的说着:“大夏新皇有心了。” 随后,脑袋一低,又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再也不发一言。 而这边。 李世民也只是深深地看了苏秦一眼,随后笑道:“唐夏两国,素来和睦。” “先前贵国新皇登基,但朕忙于和突厥之战事,未能送去祝贺。请先生,代朕向新皇带去问候。” 苏秦笑着点了点头:“唐皇之心,外臣一定带给我皇!” 说完。 苏秦张了张嘴,似乎又要说些什么。 却不料,李世民这边定定地看了他一眼。 随后嘴角笑意更甚,当真所有的面是径直的一摆手:“贵使从夏国远道而来,一路劳图奔波,辛苦了。” “朕已经是名鸿胪寺为先生准备了卧榻之处,先生和贵国使臣不若现在鸿胪寺歇息,在长安尽情游玩一段时间。” 此刻的李世民,可谓是前言不搭后语。 明明还没有谈论些什么,却已经有了送客之嫌。 其实。 在场所有人的心里,都是和明镜一般。 苏秦一行人此刻所来大唐,到底是为了什么,可谓是人尽皆知。 李世民这个大唐天子,又岂能是不明白? 如今之举。 明显是避重就轻,根本不给苏秦谈论此事的机会。 眼看着李世民就要起身送客。 这边苏秦却是一拱手,沉声道:“陛下,外臣如今见得圣颜,只觉得精神抖擞,活力倍增,并不需要歇息!” 李世民笑着转过头来。 居高临下,瞥向了殿下的苏秦:“但是贵使不累,朕却有些乏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