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 (第1/4页)

潘惟吉一听谢慕华没准备责罚他,顿时来了精神,邀功道:这次,我爹是在后边出了一些主意。当时我还有些害怕,后来发觉,事情是对着相公极为有利的方向在发展,也就放下了心。还好没给相公惹乱子。

谢慕华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那曹彬、潘美都是老成精的老狐狸了,在官场沉浮这么多年,什么样的风浪没有见过。什么黄袍加身,什么杯酒释兵权,什么烛影斧声,人家都已经玩过来了。还在乎这样的政变吗?要是他们看不清楚这个局势,才是见鬼了。不过,赵普这个老狐狸,变的还真挺快的,这一点,有些出乎谢慕华的预料之外了。

还有什么事?你小子不会应该单单来请罪就跑来的。谢慕华背负着双手,转身朝内堂走去。

潘惟吉嘻嘻一笑,跟了上来,低声说道:相公,那个箭手虽然已经死了,但是始终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相公还记得当年在主管造兵工署的时候,为了提高造兵工署的生产质量,便于查访,所以专门提出,要在出场的每一件兵刃上,都加注编号。到时候一旦有什么不合格的产品,就马上可以追查到放这些武器出来的官员吧?

谢慕华只是嗯了一声,人已经走进了内堂,找了一张太师椅,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等着潘惟吉的下文。

潘惟吉凑过来接着说道:相公,这一次,箭手用的那几张神臂弓,怪就怪在,都是没有编号的。也就是说,这些神臂弓是未经造兵工署审核的武器。按理说,未经审核,武器就不应该出了造兵工署才对。可是偏偏这几张弓弩就已经流失了出来。末将仔细分析,觉得只有两种可能。一就是在弓弩作坊里,有人私通外人,把已经做好的弓弩,偷偷拿出来给了外人。二,就库的时候,故意放过几件不做编号,或者故意打为次品,放入回收改装的武器库里,然后再找机会给偷走。

不会是第二种。谢慕华皱了皱眉头:要是这样的话,不做编号,需要买通检查武器的官员。打为次品,也要买通人。放回仓库,更是要清楚的知道,是放入了哪个库。还要叫人拿出来或者派人去偷。这中间牵涉的人手太多。既然是要执行这么大的计划,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然的话,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篓子,都可能会造成计划失败。换了是我,就绝对不会用第二个方法。

潘惟吉笑道:相公英明神武,睿智不凡,自然不会用这么笨的办法。末将自己想来想去,还是第一种比较容易办到。在弓弩作坊,一共有千余名工匠,不过这些工匠都是不允许外出的。而且他们是一个个生产神臂弓的配件,最终才能组装起来。总不可能是箭手自己买了这么多配件回去组装的吧。这个有些太难了。所以应该跟工匠无关,而是跟弓弩作坊的头头们有关。

谢慕华赞许的笑道:呦荷,没发现啊,你小子的头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清楚了。挺有一套的嘛,行啊。

相公过奖了。潘惟吉面露得色,跟着说道:只是,单纯的查那些弓弩作坊的头儿们,也有些困难,相公也知道,那些家伙人数也不少,头头脑脑的,少说也有十来个人,总不好都给抓去刑部吧?万一不是他们,岂不是打草惊蛇?还是不太稳妥啊。所以,末将特意来问问相公,有什么好主意没有?

谢慕华没好气的给了潘惟吉一脚,斥道:这些事应该是开封府或者刑部去办的,你来问我做什么?

潘惟吉马上就叫起了撞天屈:我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家父叫我来一定要问问相公。我也不知道我爹是什么意思,这不是

等等。谢慕华的脑子马上清楚了起来,潘美不会无的放矢。既然在自己没有回到开封府之前,就已经把这个案子查的七七八八了。嫌疑人的圈子已经缩小到了十来个人,按照潘美他们一贯的作风,就算是把这十来个人全给拉到衙门去暴打一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打着打着,也就问出结果来了。但是现在要潘惟吉亲自来问问自己。那就是

潘美想要坑人了!谢慕华马上就想清楚了其中的关键。换句话说,现在辅政大臣有三个,曹彬可以忽略不计,那是自己一伙儿的。赵普是另外一个,而且赵普是这次把赵惟正推上皇位的关键人物。自己要是想要大权独揽,就必须把赵普给搞垮。

大权独揽是必须的。如果不能把内部整理成一块铁板,就无法对抗强大的辽国。免得到时候,你扯扯皮,他拖拖后腿。赵普这次卖个人情,把赵惟正推上去,也就是暗示自己。他已经愿意投靠过来了。你看看,赵惟正在台上,那将来无论是夺权还是禅让,无非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已嘛。

相公,你看潘惟吉看到谢慕华的脸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