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另一个是日本参谋总长儿玉源太郎。他们曾就如何侵略中国东北的形式问题进行了挖空心思

的谋划。后来,两人一致认为英国对付印度所采用的〃东印度公司〃这一商业公司的形式,即

借商业贸易之名,行征服印度大陆、掠夺起无尽宝藏之实最为可行。日本人便决定要用〃满

铁〃来对我国东北进行残酷的侵略和掠夺。

据统计,从开业到1931年日本强占东三省为止,24年间,纯收益增长19倍。其

中,共付给日本政府红利一亿四千五百余万日元,付给股东红利二亿日元,付给美国及日本

公司债条利息三亿余日元,另有公积金一亿八千八百余万日元。四项合计共八亿三千多万日

元。

关东军用刺刀维护〃满铁〃的掠夺,并和〃满铁〃勾结在一起,它是阴谋吞并中国东北的一

支最野蛮的殖民侵略军。这支部队名义上是保护日本侨民和铁路,实际上是为了镇压中国人

民,充当〃满铁〃从事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的军事后盾。关东军控制中国辽南地区要塞,同驻

在朝鲜的日本侵略军相互配合,为全面侵占中国东北、蚕食华北及全中国和进犯苏联建立其

军事基地。

1914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德等欧洲列强,积极参战,不得不把

它们的军队撤出亚洲;沙皇俄国也被迫倾注全力去应付欧洲战场;美国也因急于参战而放松

了在太平洋上的军事侵略部署。这样,列强在东北亚的力量就改变了。

东条英机此时紧步日本军国主义〃元老〃井上馨的后尘,叫嚷:“大战的爆发,对大日本

来说,实在是天赐良机。”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磨拳擦掌,准备趁西方列强全力应付大战的时机,阴谋扩张它在中国

的侵略势力,妄图独霸中国。

1914年8月23日,日本借对德宣战,派兵侵占我国青岛和胶济铁路,其目的就是

夺取德国侵占的中国山东半岛,进而占领全中国。

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为后盾,向中国袁世凯政府提出灭亡中国

的〃二十一条〃要求。5月7日,提出最后通牒,限袁政府四十八小时内答复。

卖国的〃二十一条〃的签订,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立即爆发了反对〃二十一条〃的

群众性爱国反日运动。卖国求荣的袁世凯,仅仅当了三个月的皇帝,就在反袁的声浪中被迫

宣布撤销帝制,日本人的阴谋也随之破产。

1929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很快袭击了日本。

1928年6月3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军阀张作霖,加速了侵

占全东北的步伐。

1928年7月4日,张学良就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痛斥了日本人拉他下水阴谋,悬

挂起青天白日旗,与蒋介石合作起来,归顺了中央政府。张学良上任后,立即着手修建与

“满铁〃平行的铁路,开工修建葫芦岛港。这使〃满铁〃感到它的垄断地位面临威胁,并且引

起日本侵略者的不安。

本来,中国东北丰富的资源宝藏已成为日本垄断资本家掠夺的对象。此外,日本又大搞

对外投资,在中国东北的外国资本中,七成以上是日本资本。到了1931年末,日本向中

国东北投资总额达十七亿五千万日元,使东北变为日本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主要场所。

所以,中国东北经济的荣衰与日本垄断资产阶级有着生命攸关的关系。而当时东北经济

深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负有盛名的大豆、豆饼等农产品出口额也显著减少。1929年

大豆出口额为三百万吨,到1930年则锐减至二百二十三万吨;大豆及其他农产品的价格

也大为减低,从而引起了深刻的农业危机。

中国东北居民因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而减低了购买力,使日本和中国东北的贸易大大缩

减;同时也使〃满铁〃的收入严重下降,甚至第一次出现赤字。如1927年〃满铁〃的收入为

一亿二百一十万日元,到一九三一年则锐减到八千五百四十七万日元。

“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