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北非的军队进攻埃及,夺取苏伊士运河,意大利人一旦达到上述战略目的,地中海便可能成

为〃新罗马帝国的内海。”

当时,英军的主力在欧洲,驻非洲和中东军队约10万人,由韦维尔将军指挥,分散在

埃及、英属索马里、苏丹、肯尼亚等地。

1940年7月4日,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以埃塞俄比亚为基地,向英国驻苏丹和肯尼亚

的军队发起进攻。最初,由于英军兵力薄弱,且无准备,意军的进攻非常顺利,很快占领苏

丹、肯尼亚境内的一些据点。8月3日,意军开始进攻英属索马里。19日占领了柏培拉,

大部分英军被迫撤至肯尼亚。但是,意军由于补给困难,加之埃塞俄比亚游击队十分活跃,

固而意军暂停止了进攻。

11月,坎宁安中将接管了在肯尼亚的英军指挥权,兵力增至7.5万人,苏丹境内的

英军兵力也增至2.8万人。英军认为采取〃积极行动〃的条件已经成熟。

12月6日,英国中东总司令韦维尔将军下令让沙漠战备师开进沙漠〃演习〃。当晚,英

军那些身体瘦削、面目黧黑、在沙漠中受过训练的完全机械化装备的陆军,约25000人

挺进了40多英里,第二天即27日白天一动也不动地蜷伏在沙漠荒野之中。意大利法西斯

的空军在头上盘旋却未发现。接下英军又继续前进,并于8日晚告诉士兵,这不是在沙漠中

的演习,而是跟意大利人打仗。9日拂晓,揭开了西迪巴拉尼之战的序幕。

一阵猛烈的炮火过后,英、印联军展开了迅雷不及掩耳攻势。仅仅在几分钟之内,意军

的25辆战车就陷入瘫痪状态。在西迪巴拉尼南部的尼贝瓦作战的意大利军,进行了顽强抵

抗,意军师团长马利蒂将军一出战壕,即被击毙。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英军攻克该城。

下午1时30分英军开始进攻图马尔兵营,到傍晚时英军已控制局势,整个兵营地区几乎全

被英军占领,大部分守军被俘。

同时,英军第7装甲师在西面切断了沿地中海的公路,从而孤立了西迪巴拉尼。驻防马

特鲁港的部队,已整装待命。10日破晓,这一支英军在军舰的强大火力掩护下,猛攻正面

的意军阵地,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到晚上10时,科尔斯特里姆警卫队指挥部报告说,俘虏

太多,已无法清点,被俘的意大利军士占了约有200多英亩的一平地方。

经过几天的激战,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开始溃败。从12月11日期,英军第7装甲师,

第16步兵摩托化旅与澳大利亚军团的第6师乘胜追击。几天后,布克·布克和西迪巴拉尼

周围的全部海滨地区便落入盟军之手。意大利法西斯的3个精锐师,不是被歼灭,就是被俘

虏。西迪巴拉尼的胜利已成定局。

12月12日,英国中东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又主动采取了一项明智而大胆的决策。他

不是把刚替换下来的第4英印师留在战场上作为总后备队,而是立即把这支队伍调往厄立特

里亚,与第5英印师一起参加由普拉特将军指挥的埃塞俄比亚战役。该师一部分由海路前往

苏丹港;另一部分则乘火车换轮船溯尼罗河而上。其中有一部分军队几乎是直接从西迪巴拉

尼前线开往他们登船的地点。正是由于这一支部队的加入才最终使克伦之战胜利结束。

北非前线的胜利,使英国人欢欣鼓舞,英国人民投入更高的热情抗击法西斯的侵略,这

一实际行动又增加了前线将士的信心。

到12月15日,英联邦军队已从埃及境内扫荡了所有的意军。留在昔兰尼加的意军,

大部分撤退到已被孤立的巴迪亚防御阵地以内。西迪巴拉尼之战的第一阶段结束时,墨索里

尼的法西斯军队损失近5个师的主力,被英军俘虏38000余人,而英国人却只伤亡52

7人。

墨索里尼在非洲惨败的消息,使全意大利人惊恐万分,离心倾向愈加严重。饱受折磨的

意大利人民〃根本不能冷静地接受这一巨大的打击〃。

英国政府为了乘胜扩大战果。12月16日,丘吉尔首相电示中东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