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在国民党弃守武汉、广州时,晋察冀边区军民于10月间在晋北广灵地区进行伏击战,

击毙日侵略军独立第2旅团常冈少将以下300余人。11月末,在粉碎了日寇扫荡之后,

乘胜大举向平汉路、正太路及同蒲路北段的敌人据点袭击。

1939年4月,日本侵略者调动精锐兵团40000余人,向边区发动春季大扫荡。

5月,日军向边区北部进攻,但在繁峙与涞源双地区遭八路军伏击,伤亡1000余人。9

月,日旅团长水原亲自率领1500日军向晋察冀边区腹地陈庄进攻,却意想不到地遭到八

路军的包围,经过激战无法突围,最后又有一批援军赶到,但同样未能扭转战局,经过6天

5夜的激战,该部2000余人被全歼。

陈庄战役后,日军又集结兵力发动更大的扫荡,很快又遭惨败而回。

1940年夏天,希特勒在欧洲战场取得的〃胜利〃,使日本法西斯当局受到很大鼓舞,

他们妄图打通奥汉路和湘桂路,并扬言要进攻昆明、西安,威胁重庆,迫使国民党政府屈

服,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创造一个稳定的后方。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

部决定在华北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打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制止国民党妥协投

降的逆流,稳定国内局势,鼓舞人民斗志。百团大战的序幕拉开了。这次战役是在朱德总司

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下进行的。于1940年秋在东至渤海,西至黄河,北至北平,南

至长江的数千英里上进行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对日本法西斯军队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

的战役。

百团大战,筹划于1940年7月。当时,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副参谋

长签发了上报中央军委,同时下达第120师、第129师和晋察冀军区的《战役预备命

令》。这个命令明确地分析了全国的抗战形势和华北的整个战局,阐述了这次战役的意义,

规定了这次战役的目的是:“以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恢复若干重要关

隘据点,较长时间地截断该线交通线,拔除该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沿线两侧工作,基本

是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命令还要求各兵团,对其他各重要铁路线,特别是平汉、同蒲铁

路〃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配合正太铁路战役之成功〃。

各兵团接到预备命令后,重点对正太铁路、同蒲铁路北段沿线及其两侧地区的敌情、地

形和居民社会等情况进行侦察和调查,各参战部队进行了短起的攻坚和破路训练,以及物资

器材等方面的准备。地方政府则大力动员群众,积极准备支援前线作战。8月8日,八路军

总部下达了《战役行动命令》。命令规定了参加部队及任务,并定于8月20日在全线发起

进攻。

1940年8月20日20点,在50个地点同时开始,到12月5日结束共有105

个团参加战斗近40万人;因此称为〃百团大战〃。战役首先从正太路发起,尔后迅速扩展到

除山东以外的整个地区和主要交通线。

正太路,从正宝到太原,全长249公里。它横贯太行山脉,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西去,

把巍巍太行山劈为两截。它是华北日军的重要战略交通线,也是日军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破

坏的重要封锁线之一。在这条铁路线上,有天险娘子关和日军在华北的重要燃料基地阳泉、

井陉煤矿。如果正太路破毁,山西境内日军的给养补充和外运掠夺的战略物资将极为困难。

因此,日军历来以重兵把守。除太原与石家庄外,日军还以3个旅团计3600余人,分布

在50多个据点里,守备这条线路。日军在沿线的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筑有坚固

的防御工事,在铁路两侧10至15英里地区,还设有外围据点,可谓沟深壕高,戒备森严。

9月20日,正太铁路破击战全面展开。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的

指挥下,组成左、中、右3个纵队,重点破击阳家至石家庄段。

在阳家和石家庄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