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在手里,分量比较重。玉坠的 〃坠〃字,就有下坠的意思。

我们随身携带的玉佩,尤其是胸前携带的,一般要求分量尽可能轻,体积尽可能小,形状尽可能薄,才能贴身佩带。如果你想一想一个圆的疙瘩件在胸前,这老鼓着一块。人家隔着衣服不知道的话,还以为你长了什么东西了。所以一般来讲玉坠不挂在身上,即便戴在身上,也都是搁在腰带上,在腰带外头悬挂,或者别在腰带里侧。

玉坠跟玉佩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区别就是形状。玉坠是圆形或异形,一定是一个比较立体的形象。玉佩一定是个扁片状的形象。第二,玉坠主要作为手里的把玩件,而不是悬挂件。玉佩肯定要用来悬挂。第三,玉坠在宋代开始有,玉佩则很早就有,战国到汉有大量的组佩在身上悬挂了。到了清代以后,单个的玉佩非常流行。

为什么宋代开始流行这种玉坠呢?跟今天有点相像,就是收藏之风大兴。收藏之风兴的时候体现不仅仅在是你家里多一个摆设。很多时候,在游走的时候,在交友的时候会拿起这个东西给人家看。那么,玉坠恰恰适合拿出来给别人看。我手里攥着一个东西,说:〃马先生,我这儿买了一个东西,您给掌一眼。〃拿出来看,一方面有一种炫耀,心中的满足。另一方面有一种交流。所以在宋代的时候玉坠就开始流行了。宋代以后,世俗的东西在开始增加。所谓的世俗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拿这个玉坠开始炫耀,你看我这个玉质多好,我这个雕工多好。跟今天一样。

玉坠有一个特征,就是它攥在手里会使你安心。很多人会忽略这种精神层面的一个安慰。我们在慌乱不安的时候,往往容易手中去抓东西,非常正常。你在恐惧的时候,慌乱的时候,心中有不安的时候,从心理学角度,这个人一定要顺手抓住一个东西。哪怕抓住一支笔,他也要抓住一个东西。那么攥住一个玉坠的时候,很大程度是给你内心的增加一个安定的感受。

【写实之风】

宋代的时候,它的工艺品很多时候是趋向一致的。我们对绘画有所了解的时候可以看出来,宋代的绘画比较写实。宋徽宗的花鸟图,我们都看过,那东西画得跟照片一样。那么玉器也追求这种写实,比如台北故宫有一个玉鸭子,非常地写实,跟真的一样。所有的细节以及肌体的表现都非常地逼真。

由于宋代是一个务实的朝代,它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朝代,所以它就追求这种写实。唐代是一个比较务虚的朝代,它注重的是一种精神的一种飞扬,不注重这种很写实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唐代的艺术品,飞天就比较多,比较虚,我们人其实是飞不起来的。所以唐代的艺术品中比较张扬的那一面,不管是玉器还是其它都有所体现。宋代比较收敛的一面,也不管玉器还是其它都有所体现。

我曾经买过一个玉鸭,这个鸭子跟台北故宫的那个鸭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台北故宫的那个鸭子是站立姿态,鸭头冲前。我买的这个鸭子是回头卧姿,但它身上所有的体现以及玉质都表明它是一个时代。我们怎么去类推呢?文物鉴定切忌必须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标准器。古人不会按照今人的要求给你生产所谓的文物,对吧?当时它的每个人的感受,工匠的感受,使用者、欣赏者的感受都有差异,所以它在千变万化的文物中都有所体现。那么,我们这两个鸭子的共通之处是什么呢?写实。鸭子的那个收敛状,这些都是宋代精神层面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当时我看到这个小鸭子的时候,是在一个玉器交流会的摊上,很多玉器堆在那儿。我一眼看件这件东西,一下就想起台北故宫那件。但卖玉的人恰恰不知。这些年开始流行带有皮色的玉,但是十年前,所有带有皮色的,大家都认为不值钱。玉器的收藏是风水轮流转的,一会儿追求白,一会儿追求带有皮色。像这种带有皮色的玉在十年前是没有人追求的,所以我很便宜就买了。

【摩侯罗】

宋代的疙瘩件中,表现最多的题材就是小玉人。最多的形象就是执莲童子。何谓执莲呢?就是手里拿一个莲花,或者拿一个荷叶,这种执莲童子。这是世俗倾向的一个具体体现。为什么要把执莲童子的形象单独提出来推广呢?就是宋代的人口增殖。宋代的整体社会我们是知道的,宋代人都是以土地换和平的,他不期望打仗,所以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大家都愿意生孩子。人口增殖是所有国家寻求的一个目标。我们今天不是,我们今天因为人口增长过快,衣食问题解决,我们要计划生育。可是历史上不是,历史上所有的民族,不光是中华民族都在追求人口的增殖。为什么?在残酷的历史竞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