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07 炉火纯青 铸造精湛

--明清铜器

明、清时期的铜器跟以前的青铜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就是它的材料的不同。它开始使用黄铜,以前都叫青铜,青铜有一个问题,它比较脆,易锈,所以我们看到的青铜都是锈迹斑斑,当然少量的有黑漆古,那不说了,【52dzs】就大部分它容易锈蚀,而黄铜相对来说不易锈蚀。

【铜与钱】

铜质艺术品在历史上的地位比今天高。今天的人拿一个铜的艺术品都不当回事儿,觉得这没什么,不就一个铜铸造的嘛?但要知道,中国是贫铜的国家,找铜是很难的事儿。那么历史上的地位高,为什么没有保留到今天呢?很多铜的艺术品都被化掉了,因为铜可以变成钱。

中国古代的铜钱是计重制,〃秦半两〃〃汉五铢〃,一听就是计重的,所以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铜钱国家都允许分铸,各个地区,不可能中央政府把钱全铸造好了分派,那是运不下去的,运输成本极高,说北京这儿铸造了一马车钱,吭哧吭哧地给运到新疆去,中间得走两年,中间还有劫匪,成本太高,所以允许分铸,后来就变成私铸成风。

中国历史上对这个铸钱的问题苦恼得要死。比如宋代铸铁钱,为什么铸铁钱呢?凡是跟辽跟金接壤的时候,你看大观通宝就铸过铁钱,它跟辽接壤的时候,因为辽契丹民族愿意使用金属器,您这铜钱一到,我的贸易能力强,我拿东西全换来钱,这钱我不一定非得买你那东西,我就把钱化了,我做成一铜碗,做成一铜锅,我自己背着,可这钱回不来,中央政府就着急,我贸易的媒介没了,所以就被迫在边境地区铸铁钱,防止你熔化。明代也有这样的记载,比如崇祯时期,崇祯时期有这样的记载,它说内库存的历代铜器,不是指的今天的铜器,历代铜器都给我送到宝源局铸钱,这是有明确记载,这里就不乏当时明代的很多的铜艺术品就化成铜水,变成了货币。

【宣德炉的诞生】

明代的永乐、宣德时期所有的艺术品都发展得非常快,我们知道了永宣青花,这都讲过,漆器,其他的艺术品,比如掐丝珐琅器,都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铜器也不例外,最有名的就是宣德炉。

关于宣德炉最早的记载是《宣德鼎彝谱》,礼部尚书吕震等奉旨编纂。书上记载得非常地详细:宣德三年,暹罗国王进贡,风磨铜数万斤。暹罗就是今天的泰国,中国人用黄铜做艺术品由这个时期开始。

从宣德开始,宣德皇帝当时认为他的祭器、太庙、郊坛,所有的祭祀用的东西都太粗糙,所以他下令就用这风磨铜,开始给我重新铸造一套礼仪用器,他第一批铸造的时候,他是亲自下令说你的样子要仿什么呢?仿《宣和博古图》,宋代那时候高峰嘛,你照着那个样子给我做,先画图,放样,然后最后给我制造出来,第一批制造了多少呢?史籍上记载是3365个,精确到个位,后来皇上就高兴,一看这东西真漂亮,就开始嘉奖,追加,总数一直做到18000个。

明代为什么开始喜欢这种香炉呢?受宋代的影响,中国隔着元代,元代是一个蒙古人统治天下的时期,它在文化上跟宋代有差异,到了明朝刚刚恢复了以汉文化为主的这个文化的时候,他非常怀念那个文化,怀念宋代那个文化,那么他文人对香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要铸造香炉。

香炉用来焚香,那香是干嘛用的呢?第一是祭祀,我们焚一柱香,要祭祀,表示对祖宗的一个尊重。第二是辟虫,过去焚香不是单单的就是没有功能性的东西,我们今天有时候还要点蚊香呢。第三个是熏衣,生活一好就讲究,不能一见面浑身臭烘烘的,这不行,衣服得事先熏了,用香熏衣,我们今天是不熏衣的,使不使香料呢?使,香水,我们的香水现在直接就往皮肤上点,比如脖子上,身上洒点香水,很少往衣服上点,为什么呢?香水有时候有腐蚀性,你浅色的衣服可能点上去还有印迹,所以直接就点在皮肤上,可是过去的人他没有香水,他就把衣服先熏香了,穿着一见面,那气味芬香扑鼻,非常舒适,焚香还有最后一个好处就是避秽,所谓避秽就是防臭味,上厕所点一柱香,多臭都给遮了。那么宣德炉从宣德开始烧造,一举成功以后,名扬五百年,五百年来名声不减,一说就是宣德炉,导致你不管哪个朝代铸造的这种铜炉都叫宣德炉。

【宣德炉的特点】

宣德炉这么大的名气,一定不是白来的。第一,它用材精良,经过反复冶炼。这个过程不是我们想象的把化成铜水,一铸造就成了。它需要反复冶炼,每冶炼一次就要去掉一些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