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律大石能率主力人马完全撤离,已经是很不错的,根本不要想收复故辽之地。

在听王晨说了这事后,虞允文有点小心翼翼地说道:“元帅,相信耶律大石也猜到金军的回师是因为我大宋与金人签订和议,停止了战争之故,他们一定恼于我们的反复无常,以后肯定不愿意与我大宋合作。”

“不愿意和作又如何?”王晨不以为然,“经过这几场战役,我大宋军队的士气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百万雄师,足可以傲视天下,不需要与任何国家合作对付谁,以后啊,只有他们合作起来对付我们的份了。燕云之地收复,北方胡人南侵的大门被关上了,以后他们想南侵,只有做梦的份。接下来,是要我们继续北征,收复曾经属于我汉人的地盘,复盛唐疆域的时候,到时无论是女真人,还是契丹人,或者党项人,都要乖乖地臣服于我大宋的脚下。”

“元帅,卑职多虑了,”王晨说的这般豪气,虞允文心里的一点担心也消失,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元帅,卑职只是觉得,我们这样做,让残辽的力量被削弱,以后可能会因为我们失信而转投向金人,共同对付我大宋!”

“共同对付我大宋又如何?”王晨依然不以为然,“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并没有永远的友谊,利益是永远的,为了利益,什么事都可以去做。辽人与我大宋交战百年,相对于金人来说,他们与我大宋的仇恨更加的深,现在损他们一把又如何?当作对他们的报仇吧!以后,我们肯定会与契丹人起冲突,盟友变敌人,只是时间的问题。想想两年前,我大宋还与女真人联合攻打辽国。”

“元帅说的不错,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友谊,”听王晨这样说,虞允文也马上接受了这样的论点,他笑着说道:“元帅,此次金人彻底被我们打惨了,估计几年内都没有实力南侵,那你说,接下来我大宋最容易起冲突的地方除了燕云之地外,还有什么地方?”

“当然是西夏!”王晨指着桌上的地图,青海那一片地方说道:“彬甫,想必你也知道,现在我大宋军队的短板就是骑兵的缺乏,没有足够数量的马匹,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那是痴人说梦。我们现在虽然迫使金人每个提供八万匹战马,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可以随便找理由断供,所以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青海一带是非常好的牧马地,特别是青海这个大湖附近,能放牧的马匹数量绝对超地我们的想象。但现在这一带在西夏人的掌握之中,为了夺回这块原本属于我汉人的牧马地,接下来,我们肯定要与西夏人作战。”

王晨如此肯定的话语让虞允文挺是震惊。

第二百二十章 准备工作先做好

虞允文当然震惊,毕竟现在我大宋与金人正在进行这般大规模的战争,而在这次大规模的战争中,原本与金国联盟的西夏人,并未有什么动静,最多只是虚张声势。

要知道,在与我大宋军队打战之前,金人可是一再要求西夏出兵,共同攻打大宋的。

这样的情况下,要对西夏人动武,那有点师出无名,会让天下人愕然。

但有一点虞允文认同王晨所说,要想办法将青海一带的牧马地尽快夺回来。没有好的牧马地,就不能持续的产出良马,也就不能组建一直精锐的骑兵。没有精锐的骑兵,怎么可能打败北方游牧部落?

自大宋立国以来,就是苦于牧马地失去,没办法得到更多的良马,因此才没办法建立强大的骑兵,没办法与盛唐一样,在和游牧部落交手时候占上风。

不过要夺青海之地,与不能攻西夏,又相互矛盾,虞允文一下子没理清思路。

“彬甫,你不要担心我大宋对西夏出师无名,”王晨意味深长地笑笑,“要打仗吗,任何理由都可以找出来,连金人南侵我大宋,他们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大宋收复故地,有什么不能做的?青海之地,在唐朝时候就是我中国的领土,必须要回到我大宋的怀抱中才行。”

说这话时候,王晨是一脸的坚定,当然也是一脸的“无耻”。

听王晨这样说,虞允文也终于明白过来,没再说什么,跟着王晨哈哈大笑起来。

他完全被王晨的激情所感染。收复河山,复我疆域,及至开疆拓土,这是任何一个武将都渴望做的事,虞允文也是一样。如今看到了希望,我大宋军队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增强。连强大的金国军队都这么快被击败,王晨这番话充满了诱惑,如何不让他浮想联翩?

想到有朝一日,大宋的铁骑驰骋在天山脚下,胡人部落臣服于我大宋,虞允文想想就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