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马超闻言,在营中耐心等候,所幸只等了一天,甘宁大军次日赶到军营,与马超部合军。马超闻讯大喜,与众将迎进甘宁等,共商破敌良策。

贾诩道:“乌孙王城防守森严,守兵甚多,因此现在攻城时机不到,乌孙王城以西百里,城名叫伺西城,为乌孙王子封地,城内粮草无数,共有五万士兵把守,倘若我等重兵前去攻打此城,乌孙王心系王子,必然出兵相救,待王城援军出城,我军迂回攻打王城,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马超、甘宁两将闻言,当即分派兵马,并不停留,拔营而起,绕过王城,杀奔伺西城。乌孙王闻讯,在城头观看,见中国兵马绕城往西,猜不透中国军队意图,急与乌尔巴商议。乌尔巴思忖一会,道:“王城西为伺西城,中国兵马倘若避实就虚,西下攻打伺西城,王子则势危也。”

正所谓骨肉连心,乌孙王闻讯,心中不由一紧,话语也有些颤抖,对乌尔巴说道:“王儿未经战阵,城中兵力薄弱,中国兵马手下向来不留活口,将军赶快设法救他一命。”

乌尔巴说道:“大王勿忧,我统兵十五万前去相救,加上伺西守军,我等虽然不能战胜中国军队,但是脱身应该不难。”乌孙王闻言大喜,不迭的说道:“请将军火速行军。”

乌尔巴统领兵马出城之际,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安,但是乌孙王在城头不住催促,乌尔巴抬头看着乌孙王,欲言又止,带领大军疾往伺西城赶去。

乌孙王子在伺西城内尚不知大难将临,马超部下如风聘电驰般杀奔而来,城中守兵关门不迭,竟然被张合统领快骑杀进城中。城中随即大乱。乌孙王子虽然未经战阵,反应尚算机敏,不顾城中军民死活,慌不迭的从北门逃走。

乌尔巴统兵赶到伺西城下,城中早已被中国兵马攻占,打探不到乌孙王子下落,待要领兵回返王城,此时城门大开,四路兵马从四面杀将过来。城头上贾诩用旗语指挥各军,甘宁统领大军从城中杀出,左、右、后三侧均是马超部精兵,马超、庞德、严颜、张合、李严各自率领一路兵马,将乌尔巴部下团团围住。

第一百八十三回 踏平西域(二)

因为中国兵马严密封锁消息,又派轻骑小分队捕杀乌孙细作,因此乌尔巴信息闭塞,被大军包围之后,这才知道中了中国军队的分兵之计。

乌尔巴此次与汉人作战,却没有上次那么侥幸,庞德、严颜带头杀到乌尔巴眼前,庞德拉弓射箭,不待奔到乌尔巴前面,一箭将其射于马下。主将一失,乌孙士兵顿时溃不成军。

贾诩在高外观战,指挥各路骑兵迂回截杀,大战近三个时辰,乌孙十五万大军只有四万余逃脱,其余十余万士兵在此战中死于非命。

此战结束之后,乌孙王城防御顿时成为一个极大问题,大将乌尔巴阵亡后,乌孙国内其余领兵将领缺少谋略之士,整体战斗力顿时减少很多。乌孙王惶恐无计,只得调集全部兵马,保卫王城,大军兵力共三十万。此时又有大臣建言,请龟兹王出兵相助,乌孙王修书一封,派能言善辩之人前去说服龟兹王。

姜维统领重骑兵此时赶到王城城下,乌孙王欺负部下人少势单,整兵出战,欲要以众击寡。不料姜维此次前来,军中护送众多重型装备,巨驽、投石车等不计其数。

姜维为诸葛亮嫡传弟子,足智多谋,见乌孙王统兵出城作战,统领部下皆退于营中,依托营寨,排好层次,用巨型器械打击乌孙兵马。

巨驽威力奇大,杀伤力极强,射程又是极远,投石车隐藏在营中,一齐往乌孙兵马密集处发射,乌孙兵马尚未攻近营寨,已经损折无数士兵。

此次西域作战,姜维部押送的器械皆在此处,因此驽箭不计其数,乌孙前来攻击营寨的二十余万精兵,攻打一个时辰后,不仅未能攻破营寨,反而伤亡两万余人。

乌孙王性情暴躁,此时杀出怒气,调集城中重兵前来攻击,攻防拉锯极为激烈,姜维营寨四面,乌孙士兵尸体累累。乌孙王因为此时兵力占尽上风,因此非欲攻下营寨,打一场胜仗,以鼓励士气,因此虽然伤亡惨重,指挥兵马不停进攻。

营中大石已尽,攻击力顿时下降,只是依靠巨驽杀伤敌军,乌孙王乘势指挥全部兵马簇拥而上,姜维见状,知道乌孙王铁了心要攻下营寨,命令部下重骑兵全部上马,掩护巨驽手、投石手撤到后面。

乌孙士兵见中国大军前寨已破,蜂拥而上,姜维立于中军,下令重骑兵摆成横字一刀阵,往前挺进。重骑兵使用器械作战,本来是舍长取短,只是姜维担心部下伤亡过大,不得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