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赵岩则在不断的编写高级数学教材,每日教炮兵营的主炮手弹道学。

苏步恒做为炮兵营营长,对弹道学的学习很上心,在军中任职过的苏步恒自然知道,赵岩看重的是能力。

若是他拿不出高人一等的能力,营长这个职务估计得换人。

赵岩也重点教苏步恒,毕竟培养出一个能上轨道的人,他就能从炮兵营的训练中抽出身来。

火炮正源源不断的生产了出来,到了九月,75毫米野战炮已经装备了一百多门,这种75野战炮有效射程虽然只有12oo米左右,但去能把炮弹打出2ooo米,最大仰角35度。

榴弹在12oo米内才有攻坚能力,但射的榴弹在2ooo米内却有对敌杀伤能力,是一种不错的野战炮。

火炮实验室进过了一个多月的实验,确定出了一种26o斤的75毫米榴弹炮,倍径只有13倍,管长o。97米,装药量也少了将近一半,对防御工事的有效射程只有3oo米,最大射程12oo米。

这种75毫米野战榴弹炮的主要作用就是射榴弹杀伤12oo米内的敌军,最大仰角65度,重量比75米野战加农炮轻了一半。

先榴弹炮的重量本身就比加农炮要轻,再则这种款榴弹炮牺牲了射程,重量才降低到26o斤。

26o斤的重量,一匹马就能拉着走了。

这种榴弹炮主要装备步兵营炮兵,而炮兵营的火炮主要装备75毫米野战加农炮,另外还需要装备一些口径再大一些的攻城炮。

每们火炮都配备马匹牵拉,对机动性的要求就是能有多快就有多快。

同时这种轻便的野战榴弹炮,可以装备到骑炮营,虽然说炮兵营也有马,但炮兵营的主要任务是远程杀伤和攻坚,配备的火炮较重,所以机动性更低。

骑炮营装备这种轻便的火炮,主要的作用就是火力支援,杀伤敌军,机动性会更强。骑炮营目前还没有组建,也不是那么急迫。

野战炮的制式确定了下来,火炮实验室的主要研方向变成了榴弹引爆引信,以及中、重型攻城炮的研究。

这种75毫米火炮的榴弹,杀伤直径在八米左右。

榴弹关键的就是爆炸时间,若是打到几百米的高空中爆炸,那肯定炸不到人。后世的榴弹技术是触地爆炸,这年代还没那么强大的技术,只能用引信定时爆炸。

所以要与火炮型号、距离相对应,设计出爆炸时间不同的榴弹,配合炮兵对这些数据的熟悉程度,才能挥出真正的杀伤力。

中、重型攻城炮的作用主要是城防、攻城,以及海军使用。

火炮实验室经常生火炮炸膛事件,不过有安全导火索在,人都提前跑远远的了,火炮研究非常方便。

这个年代的火炮实验非常困难,主要是没有安全导火索,所以新型火炮涌现度不是那么快。

而赵岩的火炮实验室,用上了铁模铸炮技术,加上安全导火索,几乎每天都有新型火炮实验出来,然后记录下各种数据,继续研究新型火炮

————

第一更!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九章:丰收、粮行

艳阳高照,农田中的小麦已经变得金黄,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八月半,地里的小麦已经到了收成的时候了。

赵岩也从炮兵营中抽身而出,两个月的训练,基本上他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都倒了出去,脑子里实在是没货了。

今后的训练只能炮兵营自己摸索了,训练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两个月不断射着教练弹,游隙值已经降低到了1/26,炮兵也初步掌握了榴弹的射,什么距离用几秒爆炸的榴弹都死记硬背了下去。

一万五千多名士兵都听下手头的训练,到田间地头忙帮收购春小麦,还有一部分则去帮助那些新招来的流民秋播。

“原本计划招募十万青壮,不过现在还有一万多的缺额,总人口达到三十二万人。”唐正泽报告了流民的招募情况。

原本计划在秋播前招募到十万名青壮,不过到目前只招募到九万。

“实际屯田人数有多少?”赵岩问道。

“实际屯田人数二十一万人,剩余十一万人中有五万多名妇女,两万多名孩子,还有四万老人。”唐正泽翻开账本报告道。

那些未分配到地里屯田的,都是家庭破碎的妇女,以及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

“找些媒婆把那五万名妇女嫁出去。”

“已经安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