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依旧如同以前那般,先请来吃上一顿,然后开门见止的给出条财路。

这些日本货物在大明还是很畅销的,以前这些商品主要被郑芝龙把持,人们只能从郑芝龙手上进货。

不过现在在青岛也能买到了,而且买到的甚至比郑芝龙的还要多。

来青岛做生意的徽商也很多,徽商素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几乎各地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赵岩虽然团结山东商人,却也不排斥徽商。

他与徽商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有竞争,也有合作。

竞争上是盐业方面的,合作上则是商品贸易上的。

这些徽商来青岛,常常会把海贸所需的商品从外地运来,之前郑芝龙一人把持则海贸网络,各地商人想把商品卖到海外,都得经过郑芝龙的贸易网络。

现在赵岩也插手海贸,对各地生产商品的作坊老板来说,无疑多了一个财路。

不过总的来说,从外地贩运商品来青岛的商人还是不太多,那些最赚钱的海贸商品经常断货。

因此向日本输出的主要商品就是棉布和铁器,这两个月内,有时红薯粉干也成了出口的商品之一,其中溉的货物是棉布,利润有就万左右,这个利润的算法是扣去坊织厂的利润之后,利润达到劝万两。

钢铁制品,利润也达到了4凶万两。

从正月到二月,八艘飞剪船平均没艘对日本进行了八次贸易,平均一次往返只需乃天,向日本运输的货物总重量为旧口炖,运回的货物达到必炖。

这些飞剪船一般都的单独行动,毕竟以飞剪船的速度,就算是装满了货物,速度出奇的快,那些海盗想要追上几乎不可能。

如此高的航速,已经不需要什么护送了。

而原本从荷兰人手里抢到的六艘武装商船,则是集体触动,那五艘武装商船也经过配装,全都装上了膛线火炮,在海上已经是自保有余,不过保险起见,还是集体触动。

两月内,这支船队一共往返了两次,运输了化炖的货物,往返运输的货物达到灿炖。其中运回的货物溉都是日本的黄铜小价值达到殆万两白银。

具本毕竟是个小国,货物不可能一下集结那么多,因此黄铜成了运回的主要目标。

总盈利达到灿万两,可谓疯狂到了极点。但快速的贸易下,也暴露出了极为尖锐的问题。

那就是货物积压严重。

到目前为止,已经积压了将近口口万两的货物。虽然从日本运回的劝万两白银能够支撑一阵。

同时到日本贸易的利润也开始下降了,例如棉布的利润,已经开始跳水了,其他的商品还好一些。

之所以到日本贸易有如此疯狂的利润,还是因为双方的贸易之前处于饥渴阶段,而日本又从西方人手里流入了大量白银。

随着日本的白银越来越少,利润也就会进一步的下降,双方均衡了之后,利润就会变得向大明南方到北方一般,虽有利润,但无法达到令人疯狂的地步。

不过日本的黄铜、硝石、硫磺应该能支撑较久的时间,支撑个几十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棉布的利润虽然开始跳水,但利润再低也不会比在大明销售的价格更低,是个不错的商品倾销地。

商品,是一种殖民录削手段。

积压的叨万两货物当中,将近彻万两是黄铜,这些黄铜想要脱手倒是较为容易,而其余沏万两日本货物,则需要商人贩运到各地出售。

商行的系统远远没有在全面铺开,再则银行还未成立,没有足够的财力去零售这些商品,因此把这些商品批发给其他商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倾销的商品中很快就要多出一样商子,科技院成功在年后研制出了针织机,效率整整提高了妾十多倍。

赵岩满心欢喜的跑去查看,针织机织出的袜子,在质量上却不如手工织成的袜子高,只肚“二备优势占据中低档市场,怀需讲一步改这些袜子在出口上显然十分不错。赵岩当即奖赏了那名研究出针织机的科技院成员,足足赏了三千两银子。

不过仿织机械研究小组的经费是科技院出的,专利完全为赵岩所有。

仿织业的资本,目前已经到了劝万两的地步,去年秋天时,在各地收了2四万担棉花。

样花在前年很好卖,因此各地的棉花产量都是暴增,河南在没有流贼肆虐的情况下,棉花产量开始迅速回升。

而山东的棉花种植面积也受到了明显的刺激,西三府这个传统棉花种植区里,去年几乎到处都种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