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这让赵岩看得略微感觉不太妥当,卢象升虽然可能支持他,但他的那些阁员不一定能支持他的动作。

在开话之前,赵岩已经打定主意,让齐党多占些席位,以求保险。

“见过大将军。”赵岩一走出,各党派的党首纷纷向赵岩作揖行礼,就算是一些对赵岩不服气的,表面上也是人畜无害的模样。

能当上各党派的党首,以及骨干人员,自然不是什么愣头青的货色,就是傻蛋也看得出,现在赵岩想如何便如何。

之前在朝堂上辱骂赵岩的那几个官员的下场就是很好的榜样。

不过在对杨嗣昌及一群‘同党’的处置,到目前还没有落实下来,事实上赵岩也只是吓唬吓唬这些家伙。

赵岩对杨嗣昌并不厌恶,这是可以肯定的。

历史上杨嗣昌一没投降满清,二没如何贪污**,只是一些政略上有些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综合来说,杨嗣昌此人,乃是一个敢苦干、硬干、强干的人才。

留给崇祯最好了,有这样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硬上的猛人在,不愁崇祯不蹦达。杨嗣昌在经历了这次失败后,定然会吸取教训,最近一段时间内是不会蹦达的,正好给赵岩壮大实力的时间。

等赵岩的实力足以生吞大明十数省后,随便他如何蹦达。

赵岩脸上挂着笑容,同样对他们做了一揖,然后开口道:“众位皆是朝廷栋梁之材,此番组阁,亦有二十五名席位未定,至于如何定,本官思虑良久,想出了一个方法,召集各位前来,乃是详加商榷一番。”

“大将军请讲。”钱谦益微笑道,其余各党也纷纷附和,都想在赵岩分出的这杯羹中占到最大的份额。

“好。”赵岩点了点头,长篇大论的说道:“当今天下贼寇四起,官兵剿之无力,又天灾频发,民不聊生,朝廷财政亦入不敷出。自此组阁,意在改变困局,使之天下清明。尔等各党,集全党之力,初一上交策论一篇,策论优者则席位多占,劣者少占。”

“”

赵岩此言一出,全场皆是愕然。

唯独保皇党的卢象升和孙传庭二人闻之点头赞同,孙传庭昂首向前走两步,扬声哈哈笑道:“大将军此言有理,各党席位便按策论优劣而定,如此再公平不过。”

——————

过两天本本就到位了,到时就稳定下来啦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五十五章:组阁(中)

第一百五十五章:组阁(中)

随着《大明日报》的复刊,各省都陷入了一阵骚动之中,很多人多突发的政治变局无所适从。

赵岩攻入京城,崇祯退居深宫,内阁重组,天下公选辅臣,君主立宪,一个个新颖的东西出现在世人面前。

山东百姓得知赵岩攻入京师,已经逼迫崇祯立宪后,纷纷热烈庆祝起来,在宣传部的宣传下,山东百姓自然是同仇敌忾,至于那些精英阶层,是否能够对宣传部的内容有没认同感就不得而知了。

就算是这些精英阶层不认同宣传部宣传的内容,也掀不起什么,因为他们在山东远没有赵岩这样的影响力,在绝大多数人支持赵岩的情况下跳出来闹腾,只会被人‘群殴’。

至于其他各省的精英阶层,则是态度不一,有的支持赵岩提出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有的怒骂赵岩反贼。

然而在崇祯已经下达《罪已昭》,数省官军云集的陕西剿贼大军,及卢象升的宣大兵马、蓟辽兵马都与赵岩达成妥协的情况下,各省都未出现什么混乱。

但各省加起来还是有许多想要出兵讨伐赵岩的,只是他们的地方兵马战力不强,加上形势所迫,所以未曾起兵。

再加上赵岩的做法并未过分,许多精英阶层还是可以忍受的。

然而身处福建石井的郑芝龙,却被这场政治变动的结果吓得差点晕厥过去,原本也没什么,只是大感吃惊罢了,但看到赵岩在胜利后得到的职务——大明盐运使司、大明市舶使司,哪有不被吓到的道理。

大明市舶使司这个职务,之前从未有过,这次出现,字面上的解释是:掌管大明各省市舶税赋。

这自然也就包括福建了,意味着郑氏集团今后在与赵岩的海上竞争中,将处于十分被动的风位。

完全没有意料到这个突发状况的郑芝龙后悔得几乎吐血,早知今日,当初赵岩提出双方共同制定进出口税时,就一口答应好了,至少当时双方处于平等的状态,而现在,赵岩一取得‘大明市舶使司’的职务后,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