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 (第1/4页)

然而每次他们靠近山东军六里之外便会遭到炮击,那是十几匹马拖拽的重炮,而当他们靠近到二里外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地狱之旅,那密集的炮击打下来,让他们发觉死亡竟离他们如此之近。

每个营都有一个炮兵连,一个连90名炮兵,拥有30门轻型火炮,其中10门加农炮、20门榴弹炮。

一个步兵旅拥有450门轻型火炮,也就是150门加农炮,300门榴弹炮。

加农炮是放在阵前使用的,射程相比加农炮更远,75毫米口径的有效射程同样达到1200米,最大射程能达到1700米。

加农炮的威力比榴弹炮打得多,因为加农炮是平行打出去的,敌人在冲锋时,每发炮弹必然都能够让人毙命,而且炮弹还会冲出一条血路。更兼具瞄准简单的特点,发炮时几乎不用计算什么弹道。

而榴弹炮在对阵中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复杂地形,并且能够在阵后不断打击敌军,缺点就是杀伤力不如加农炮大,射程也没有加农炮远,还要计算弹道。

同时每旅还有一个炮兵团,也叫重炮团,他们装备的火炮全是重炮,那种125毫米攻城炮已经被淘汰,换成了真材实料,有效射程达到3000米的200毫米加农炮。

重炮团一共装备4300门重炮,平均八名士兵负责一门火炮的运转,其中100门是加农炮,300门是榴弹炮,全是200毫米口径的。

四月二十六,逼近到鄂尔多斯部的老巢时,十三万蒙古大军踩着轰隆隆的马蹄,向山东军行来。

他们的速度不快,估计是想在山东军面前摆开阵形。

结果他们在离山东军六里之外,就遭到了重炮团的猛烈轰击,炮兵团的400门重炮全力开火。

硕大的榴弹炮从天而降,一炮炸开,方圆十米内的蒙古人,悉数被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震死。

十米开外的,若是炮弹是半空爆炸,那弹片就如同雨点一般洒下来,简直不让人活,而重炮团在轰炸3000米外的这样的定点,炮弹引信都是经过不断测试,同时更有严格的生产把关,50%的榴弹都能在3000米外的半空爆炸。

而加农炮则更是猛烈,一路冲到三千米外,却还是势头不减,直接在蒙古人中间冲出一条鲜血淋漓的通道,然后轰然爆炸。

第一师五个步兵旅,总共装备了2000门重炮,大量的军费都投入在了火炮之上,而第二师的炮兵团,根本没有如此之多的重炮。

大量的投入,也让第一师的步兵旅变成一只恐怖的钢铁巨兽,骑兵旅除了在机动能力胜过步兵旅外,若是对阵只能是惨败。

骑兵旅不过是用来欺负那些文明程度低的敌人,用骑兵旅去收拾他们却是非常划算,毕竟机动能力强,效率比步兵旅高得多。

但步兵旅才是赵岩手中的王牌部队。

刚靠近的蒙古大军,遭到了两个旅的火炮打击,作战指挥部根据斥候的报告,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区域,进行盲点射击。

两轮炮击之后,蒙古人丢下一地的尸体,败退了

步兵旅继续推进,在炮击区域,他们发现了八千多具尸体,恐怖的钢铁巨兽第一次露出狰狞的獠牙。

当晚,蒙古人袭击了山东军的军营。

结果被工兵营埋设的地雷炸得鼻青脸肿,步兵旅所埋设的地雷也就是大明早已出现的‘炸炮’,将一个个地雷,用引信+铁管埋在地下,然后用钢轮发火机将这些引信连接起来,敌人只要在钢轮发火机上一踩,几十个炸炮将全被点燃,然后在某片区域形成爆炸。

山东军用的地雷,是加强版的类型,火药放得很多,地雷造得很大。一般某个地雷群,都有两到三个钢轮发火机。

埋设上很随意,因为这是用来防止敌人夜袭的,根本不用做什么伪装,上面只有薄薄的一层土壤。

但埋设的位置却很讲究,敌人会从什么方向靠近,那么在这个方向,直接将钢轮发火机连接的地雷群埋成一线,前面的敌人踩中后,地雷就陆续爆炸,从而这条线上的敌人全都无法幸免。

这次一个钢轮发火机连接的地雷达到数百个,同时这个地雷群有三四个钢轮发火机,无论踩中哪一个,这数百个地雷全部都会爆炸。而这数百个地雷,是排成一条直线的,延绵数百米。

蒙古人在离军营五里外便踩中了地雷,这是预警地雷,不是密集的杀伤地雷。

地雷一响,外面的岗哨人员随即发炮预警。

只是短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