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 (第1/4页)

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活就安逸了。

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支出,五个孩子在学校不要花半分钱,更没有病灾的忧虑,每个月3两银子的收入,可以在山东过上不错的日子了。

然而王石头来了一个多月,却接触到了许多与他想法不同的人。

他发现纺织厂内很多人都不愿意加班,并不是因为嫌工钱太低,而是他们不是在读夜宵就是在自习。

纺织厂里面有一个夜校,学校的老师在晚上会过来给上课,交他们认字算数。

王石头一开始不以为然,这么大的人了,还读什么书呢?

然而待的时间久了,他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门道。在山东只要有文化,不愁找不到工钱更高的事做。

而且甚至能当官。

听纺织厂的同事们说,他们这个纺织厂已经出了三个吏员,虽然位置还很低,但爬升的可能无限大。

只要你肯学,只要你有能力,做官只是小意思。

这让王石头十分震惊

做官,这可是草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深入的了解后,王石头才知道,在山东做官,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

说不低,是因为山东选拔官吏和朝廷不同,只要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简单的算数能过关,就有具备做官的资格,接着要要上培训班,培训班主要教他们当官后应该怎么做事,以及山东衙门的规章流程是怎么走的,然后就是考试。

考试的题目也就是教的内容,同时还要写一篇策论。策论写不好没关系,只要基本的题目能过关就能当上官,只是级别很小。若是策论写得好,则能直接跳一到两级。

只要肯学,当上官是迟早,周围的人们都认为,大将军打下天下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就得大量的官吏,成为官吏后只要好好做事,升官是迟早的。

但说不容易,山东的官还真不好当。

在山东当官可不是朝廷那样的官,朝廷的官老爷可以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出个门还得锣鼓开道,路人避让。

而山东的官吏,贪污一个铜板都会被抓去剥皮,前几时就有三百多个官吏被剥了皮,现在那些皮还塞了稻草放在城隍庙呢面对百姓的时候,山东官吏更是没有那样的威风,谁若给百姓脸色看,一个服务态度不好,当年的奖金有可能就会被扣个精光,一些情节恶劣的,甚至会被打上十几板子,然后革职。

山东的官和百姓的位置是颠倒的,官员叫人民公仆,也就是百姓共同拥有的仆人,虽然俸禄比较高,但事情也多,比较累人。

有能力的倒是可以去当,看重能力的山东官场,真有能力的话,升值还是很快的。肯努力做事,不怕累的也可以去做官,这样的人升起来也比较快。

但若不具备这些优势,还不如去当教师。

教师的最低工资都比做工高将近两倍,而且还有一些福利待遇,又不用像做官那么累,能当上老师,生活基本上是十分小康了。

还是那句话,只要肯学,没有什么是不能成功的,中学老师当不了,可以当小学老师,每天学一点,教几年小学,说不定就成中学教师了。

当老师的难度较高,但也不是可能的。

不当官也不当老师,就是有了文化,也能在工厂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工资也有提升。

还有一些人不加班的是出去碰银子,什么是碰银子?那就是举报,在山东举报赌博、高利贷、偷盗,以及官员**、通缉犯等等都有赏金,一些人现在就天天出去走访调查,俗称碰银子。

西三府刚全面纳入原登莱的体系不久,若是运气好还是能碰到不法现象的,而东三府基本上没什么概率能碰到什么不法现象。

王石头一开始也想出去碰碰运气,只是在同事的劝说下,还是决定去夜校学习,一些学入门的同事说,这东西简单得很,只要学会拼音和看字典,以后学字就可以自己自学了,平时再多看一些文章,文字功底几年就可以学会。算数就更简单了,算盘什么的多练练就好,乘除法也很简单,背会公式就好了。

最多也就五六年,就能有小学水平。

王石头见山东如此优待文化人,不由憧憬起来,自己的五个娃娃还在学校里呢等他们从学校念书出来,今后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但娃娃念书出来之前,还得自己努力啊

来山东果然是正确的选择日子比以前过得更好了,五个孩子不是很经常回来,一个星期才回来两天,但每次回来都是兴高采烈的给他们讲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