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寺怕湃〉藓痛蚧鳌H欢��恍┐蟆⒅谐鞘械拿窦溆适屑妇�〉薮蚧鳎�唤雒挥斜唤�梗�窦涫谐〉墓婺7炊�氏衷嚼丛椒⒄棺炒笾�魇啤R栽勖鞘锥急本┪���势笔谐∥鞅叱�耍��哂指懔似鹄矗唤裉旖�耍�魈煊置俺隼础4恿�靠谧�频饺�锖樱�僮�饺�锿汀⒑推矫拧⒗袷柯贰⑻ɑ�Т邮录�式换缓吐蚵舻娜嗣亲苁亲�涣艘坏赜忠坏兀�缜康厣�孀牛�苄�牛�嗣窍烦破湮��虿簧⒌挠位鞫印��

“无可置辩,邮票作为艺术可以陶冶情操、美化生活。但它作为商品进入集邮领域就要发生买卖行为,那么邮票的买卖,就应当有邮票的市场。想当初把集邮污蔑为‘封资修’的年代,自然不会有邮市的立足之地。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改革开放了,一场群众性的集邮热如春潮澎湃,以空前的规模席卷神州。要集邮,邮票从哪里来?新发行的邮票可以从邮票公司购买,要补充以前的邮票就必须从民间邮票市场上购得。这就清楚地表明了,除了邮票公司之外,必须有民间邮市作为必要的补充。

“经过广大集邮爱好者反复呼吁,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集邮活动发展形势的需要,咱们政府有关部门确认,集邮领域的邮票作为特殊商品,允许进入经营范围。于是,一个个以交换、买卖集邮品为目的,以为集邮者服务为宗旨的民间集邮市场,在许多大、中城市相继成立起来。凡是公开建立了民间集邮市场的城市,那支在马路上的‘打不散的游击队’便立即消失了。从此,我们国家民间集邮市场便堂堂正正地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决定我国民间邮票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的重要依据是交易价格。近几年,我国民间邮票市场交易价格基本上是直线上升的趋势。“文革”前发行的邮票中,《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在上海交易价格超过五千元。另外,有人单独核算过《红楼梦》(小型张)民间邮票交易市场交易数额。《红楼梦》(小型张)在一九八一年发行时面值是二元,发行了七十万枚。总值为一百四十万元;按邮票公司定的牌价,它现在是四十元一枚,总值升到二万八千元;而民间交易市场上,一枚二百元左右。总值达一亿四千万元。另外,一九八0年发行了《猴》票,发行量五百万枚,如果现在有一百万枚存世的话,官方牌价七十元,计算出的总值就有七千万元。当然,这些存世的邮票不可能都进入市场交易。但是,因为民间邮市上已经出现了大批有雄厚资本的贩子,如果有半数的邮票上市交易的话,这个市场的交易额将是十分惊人的。仅以这几种邮票为例,民间市场的规模可想而知。

“国内民间市场的建立和不断扩大,使广大集邮者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他们在这里寻觅自己需要的邮品,丰富自己的收藏,民间邮票市场在建立和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海外的中国邮票热。最近港、澳、台邮商纷纷向邮票公司追加订货数量,以致不得不改变供应方法。”

这位集邮爱好者,一股脑说了这么一大堆,到现在为止才算喘口气,似乎感到一种满足。卢俊雄一声不响地倾听着他的报告,时而被他那信息所感动,时而被他那对集邮的一片挚诚所感动,时而为我国集邮形势的发展所震惊。他似乎看到了集邮的前景是那样光明,他为这支庞大的集邮队伍感到骄傲。他钦佩地说:

“你对全国的集邮形势了解得如此详细,真下功夫了。你满可以写篇论文啦!”

那个集邮爱好者欣慰地笑了,拍拍卢俊雄的肩说:

“咱们都是集邮爱好者,这种心情你还不知道?集邮已经成了咱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两人分手后,卢俊雄的心又开始发痒了。好些人在生下来的时候,就带来了一种支配欲的本能、一种癖好,或者简单地一种自从开始说话开始想事时就苏醒了的欲望。

卢俊雄自从孩童时代起,就想看书,想看遍天下所有的书,为了看书,他绞尽脑汁赚钱。后来他又迷上了集邮,这两样爱好似乎是他终生向往的自由王国。一九八七年新年之后,卢俊雄自知不是干力气活的,又转回方寸邮票之间。

卢俊雄又开始出入邮市,他现在已经善于把握邮票进与出的时机,而且还学会了分析邮市人们的心理。当看到邮市热潮已到火候了,他灵机一动,马上到邮票商那里定了二万元的邮票。他没有那么多钱,于是,他对邮票商说:

“我先交二千元定金,若两个月内不取,定金分文不要。”

邮票商听了,点头说:

“一言为定!”

卢俊雄拿到邮票后,每当星期天,他整天蹲在邮市。他认为这正是放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