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胡夏的新皇帝赫连定战败魏军,生擒魏帅奚斤,收复关中后,却没有趁势东进攻魏。结果,魏国从从容容地先在北边打服了柔然,然后在南边打跑了宋国后,刚腾出手来,便开始对付胡夏了。拓跋焘亲率大军从统万城出发,进攻平凉。赫连定则从安定出兵,增援平凉,途中夏军主力遇到魏将古弼所率一部。古弼虽然兵少,但利用伏兵获胜,赫连定退守鹑觚原(今甘肃灵台东北)。拓跋焘又派尉眷等数路军队与古弼汇合,以主力军围攻鹑觚原。由于夏军在鹑觚原的营中无井,水源又被魏军断掉,夏军无法坚守,只好突围。经过血战,赫连定带一部军队逃到上邽,但大部分夏军,以及赫连定的弟弟乌视拔秃骨等百余名将相公侯全部被俘。

魏兵乘胜攻安定,夏将东平公乙斗弃城逃往长安,逃到长安后还觉得不保险,又把长安也弃了,向西逃到上邽。

这时平凉城已经被魏军包围将近两个月,拓跋焘一直不能攻下。赫连昌亲自出面劝降也没有用,直到夏国皇帝赫连定败逃到上邽,平凉城的守将上谷公杜干和广阳公度洛弧才开城投降。魏将豆代田先带兵入城,接收改编夏军,并放出被关在监狱中的奚斤等魏将。

至此,魏国已经平定了相当于今天除汉中以外的陕西全境。西边的凉州还有西秦和北凉在争雄。不过西秦自从炽磐死后,他的儿子暮末在军事上十分平庸,在与北凉的战争中屡屡失败,丧失土地,一退再退;其政治能力也很糟糕,对内政刑酷滥,经济生产衰退,国家越来越穷。暮末知道贫弱的西秦很快会被北凉灭亡,不得已只得向刚刚取得大胜的北魏投降。但胡夏的赫连定退守上邽后,也打算在这一片发展地盘,于是先进攻最弱的西秦。暮末不敢与胡夏军交战,退守南安。赫连定派叔父韦伐带军围攻南安城,暮末本是乞降之国,根本无心交战,守城十几日后便出城请降。

暮末及其乞伏氏宗族五百余人全部被赫连定杀死,西秦遂亡,时为公元431年1月。

胡夏灭亡西秦后,本来打算向北凉进攻,这时吐谷浑国的国君慕亲率骑兵三万人进袭。吐谷浑曾经向西秦、前秦和后秦称臣或称藩。公元417年,阿豺继王位,国力日益强大。阿豺于公元423年向宋国称藩,不久宋国发生政变,刘义隆继位后封阿豺为骁骑将军、沙州刺史。公元426年,阿豺病死。其同母弟慕被立为沙州刺史,宋国又将其封为陇西公。慕后来见北魏势大,又向魏国称藩,魏国封他为大将军。胡夏攻灭已经向北魏投降的西秦,吐谷浑便以此为理由进攻胡夏。夏军并没有防备,渡黄河渡到一半时突然遭到吐谷浑的袭击,前军纷纷被逼到河中,大半人马被淹死。赫连定带残军撤退,吐军过河追击,再次击败夏军,活捉赫连定。胡夏传三世二十六年而亡,时为公元431年3月。慕派人把赫连定送到魏国,拓跋焘将赫连定斩首,慕立此功而被加封为西秦王。

北方四国的灭亡

前文说过,前秦苻坚的女婿杨定在陇西建立后仇池,苻登的儿子苻崇和杨定在与西秦的战争中被杀死,杨定叔父的儿子杨盛继位后自称征西将军、秦州刺史、仇池公。杨盛在位时曾向后秦称藩。后秦灭亡后,杨盛又向东晋称藩,被封为征西大将军、仇池王。宋国代晋后,封杨盛为车骑将军、武都王。但杨盛仍认为仇池国为已经灭亡的东晋的臣藩,仍沿用东晋的义熙年号,不受宋国之封。

公元425年,杨盛病死。临终前他对儿子杨玄说:“我一生为晋朝之臣,所以不向宋称臣;但我死后,你就可以向宋帝称藩了。”杨玄继位后,遂接受宋国的封号,并用宋国的年号纪年。杨玄在四年后病亡,他的儿子杨保宗继位,弟弟杨难当为监国。杨难当不久将杨保宗废去,自称都督雍、凉、秦三州军事,兼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杨难当非但没有杀害被自己废掉的杨保宗,还重用杨保宗为将。西秦和胡夏灭亡后,杨难当趁机占领上邽,由儿子杨顺镇守;占领宕昌,任命杨保宗来镇守。杨保宗当然不甘心就这么被废掉,他在宕昌密谋趁杨难当前来视察的时候发动政变,但计划泄露,杨保宗被捕。不过杨难当仍然没有杀他,只是把他关了起来。杨难当继位后,转向北魏称藩,受封为征南大将军、南秦王。杨难当随着地盘的增大,野心也鼓胀起来,他下一步的计划是先攻取宋国的汉中,再夺川蜀,与魏、宋成三足鼎立之势。

宋国梁州刺史甄法护由于能力有限,不能治理好地方,被刘义隆撤换,改派萧思话为刺史。杨难当趁势起兵攻打梁州。萧思话正在路上,甄法护本来是被撤职的官吏,无心守土,于是放弃梁州,逃到洋州(今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